当前,全球科技行业已稳步迈入了AI智算阶段,云服务提供商、企业和技术供应商在人工智能上的投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1月15日,贝恩公司发布的《2024年全球高科技行业报告》指出,人工智能软硬件市场预计将以40%至55%的年增长率持续增长,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800亿至9900亿美元。
报告显示,未来的发展机遇主要集中于三大领域:更大规模的模型和数据中心、企业和主权AI举措,以及软件效率和能力。这三大领域有望推动AI软硬件市场规模在未来三年内达到近万亿美元。
整合与差异化并存
那么,这些大模型企业将来是怎样的趋势?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兼并收购业务主席郑思远先生指出,可以从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轨迹中窥见一斑。
“在长时间跨度内,特别是考虑到前期巨大的投入和后续运维成本,底层的基础架构尤其是这些大型模型平台,可能会逐步向整合方向发展。这意味着,在资金和技术实力方面的要求极高,难以长期维持百花齐放的态势。”
然而,在前端应用层面,则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差异化场景与运营模式,这一点与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历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此外,去年9月证监会发布的“并购六条”,为并购重组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生成式AI成为并购热点之一,众多企业借此机会积极布局AI领域,实现技术创新与突破。
“从数据来看,今年科技行业的并购活动依然保持活跃态势。不过,并购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且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其真正的价值。”郑思远补充道。
他认为,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即三到五年的时间框架内,这样的并购对于整个科技行业而言无疑是一种积极的动力,但其效益的充分展现则需要更加持久的耐心与持续的关注。
从“炫技”到创造实际价值
在当今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如何让AI技术跳出单纯展示技巧的窠臼?这不仅关系到技术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更直接影响其能否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那么,“炫技”具体指什么呢?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高科技业务主席成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所谓“炫技”,通常指的是过于侧重算法的先进性,而忽略了AI技术实际应用价值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成鑫提出了几点核心建议:
首先,要认识到AI仅是一种工具而非最终目标。对于将AI应用于实践的企业而言,其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企业的长期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因此,必须精准定位运营中的痛点,而不是盲目追求技术的表面辉煌。
其次,确保AI的应用场景化至关重要。这意味着所采用的算法需紧密贴合业务需求和实际问题,真正发挥出技术应有的效能。
再者,重视用户界面的设计也不可或缺。考虑到中国企业数字化进程已历经数十载,原有的系统仍有其存在的重要意义与价值,新的AI技术如何与之有效融合,以及从用户层面实现便捷操作,都是需要考量的关键因素。
最后,应准确评估投入产出比(ROI)。无论是对企业自身还是对提供AI解决方案的服务商来说,遵循以上原则,才能确保AI的应用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展示层面,而是切实转化为助力企业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实际力量。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姜欣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