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济医院党委书记郑军华:流感高峰即将过去,分级诊疗效果明显丨上海两会2025

流感盛行的季节,也是考验上海分级诊疗体系的时刻。在两会现场,新闻晨报记者采访了市政协委员,仁济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郑军华,听他谈谈仁济医院对应流感的措施。
“从去年11月下旬开始,特别是今年1月这段时间,流感明显增加,但是我们在测试过程中发现整个的量并不比去年高。”郑军华介绍,“从我们仁济医院的发热门诊来看,每天高峰阶段大概有400到500人,但现在已经回落到300人左右了,估计还会进一步下降。到目前为止,我们感染科对呼吸道感染的预测是,到这个月下旬会大幅度下降。”
仁济医院根据病人的流量,也相应增加了人手。“最多的时候,我们排了八个班,也组织了相应内科去支援我们的发热门诊和急症室,进一步分流病人。”
在这次流感爆发中,医联体中的浦南医院、浦江医院、宝山医院都成为了分流点。“有一些病人经过仁济医院的短暂治疗后,都转到了医联体中的一些医院。社区卫生中心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目前的药品是有保障的,准备也是比较充分的。”
在针对甲流的药品使用上,郑军华认为有时候大家因为过分紧张难免出现小题大做的情况。“其实目前使用的一些药物都具有抗病毒的作用,可以缓解一些症状,但最终还是靠自身机体的免疫力。”他表示,“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一定是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应该使用什么药物,没有必要神化某一种药物的疗效。因为一种药物不可能对所有病人都起疗效,主要取决于病人对药物的反应,以及相应的病程。绝大多数药物起的作用,大概是一个辅助性的作用,或者说只在某些方面特别有效。”(记者:舒晓程、沈坤彧)

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