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上海的乡村变得更好游、更适意?
在今天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5年将推进首批15个“沪派江南”风貌保护传承试点,大力发展休闲旅游、生态康养、文化创意等新产业、新业态,让乡村成为市民的诗意田园。
当下的上海乡村游有了哪些新玩法?
在两会现场,上海市农委产业发展处处长康乾推介了崇明乡村民宿的提档升级、金山的休闲农业景点、浦东新区的古镇旅游等。
崇明区通过“乡村+企业”的合作模式,崇明瀛东度假村与上海崇明生态旅游集团合作,通过租赁方式实现食宿会务的专业化运营和标准化管理。企业并对度假村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增设亲子乐园、崇明特色农产品展区和农事体验馆,显著提升了接待能力和景区的吸引力。
金山区通过“休闲农业+旅行社+品牌”的发展模式,首先,借助2024年暑期旅游资源推介会,邀请80多家在沪知名旅行社,共同发布乡村旅游线路,重点推广金山嘴渔村、漕泾郊野公园以及廊下郊野公园等休闲农业景点。另外,朱泾镇以品牌化理念为引领,推动农业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继成功打造“花开海上”品牌之后,持续推动各类农业品牌的建设,如大米品牌“稻花湾”,致力于集体经济的创新与壮大。
浦东新区通过“古镇+文创+乡旅”的模式,新场镇依托毗邻千年古镇的区位优势,承接新场水乡古镇文化溢出效应,以“休闲农业和古镇旅游”,构建特色文旅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积极探索艺术家工坊+民宿、土布乡创、七天造园等新业态,实现乡创+文创叠加,打造乡村文化空间和创意秀场,传承创新古镇非遗,带动村民居家就业。(记者:吴琼)
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