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搬东西声音大,楼下邻居买来“震楼器”报复,“三所联动”成功化解……

夜深人静之时,楼下却突然传来阵阵噪音,每天的噪音种类还不一样,DJ声、装修声、动物叫和鬼屋音效……而出现这种噪音的源头,竟然是因为琐碎事而引起的邻里纠纷。在松江警方“三所联动”机制的调处下,最终成功化解该起纠纷,双方当事人当场互相道歉、握手言和,达成和解。

此前,市民刘女士来到九里亭派出所报警,称其已连续一周在卧室中听到噪音,怀疑是楼下住户故意制造干扰正常生活。接报后,民警立即开展住户走访,但楼下住户薛女士并不配合,也不承认自家是声音源头,事情一度陷入僵局。然而,民警并未放弃,始终保持对此事的高度关注。

两天后,刘女士所在小区的社区民警陆续收到该楼栋多位住户反映,夜间噪音已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民警遂再次上门,最终在薛女士家中找到了一个音响、一根伸缩杆、三个隔音罩,随后以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为由将薛女士传唤至派出所接受询问。

看到传唤证的薛女士彻底傻了眼,此刻她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触碰法律底线,遂道出事情原委。原来,前段时间,薛女士认为楼上刘女士晚上走路、搬东西声音较大,吵到了自己,加之在一次沟通过程中,两人言语激动,便心存不满。后来,薛女士在浏览直播平台时,偶然发现有人售卖“震楼器”,商家谎称“震楼器”使用不违法,薛女士便购买了一台,在客服指导下安装了音响,在夜间利用音响播放各种诡异声响影响楼上邻居的正常生活。

理清事情原委后,考虑到薛女士是受平台误导,而刘女士其实也愿意谅解,民警本着和谐邻里关系的想法,多次奔走两家之间,帮他们理清误会。2025年初,民警与人民调解员、律师一同在九里亭派出所“三所联动”纠纷调解室内为双方展开调解。在民警的调和及梳理下,双方态度良好,充分利用该平台互相倾诉自己的不满原因,提出合理诉求,成功解开了先前因缺乏及时沟通而累积产生的误会,在和谐气氛下双方也主动为自己的错误进行了道歉,当场握手言和,签订调解协议书,达成和解。彼此还添加了联系方式表示之后会加强沟通联系,及时发现问题根源,避免再次产生误会、积累矛盾。

警方提示:面对邻里间因隔音较差而导致的生活噪音,应秉持友好协商态度相互沟通,可通过聊天形式将当天造成影响的声音发送至对方寻找源头,避免产生误会、激化矛盾。如需第三方协助劝阻、调解,可及时联系警方或社区居委、物业等。同时,广大市民切勿轻易听信不良商家建议的恶意报复手段,在《治安管理处罚法》及《噪声污染防治法》中都对相关制造噪音行为作出了明确规定,属于违法行为,绝不要因一时冲动而导致自己受到处罚。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陈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