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魔都新春娱乐指南——第十九届海上年俗风情展”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一楼展厅如约而至,与广大市民共同开启2025年的新篇章。
作为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春节系列活动之一,海上年俗风情展曾分别以“衣、食、住、行、游、购”为主题,连续6年呈现了海派年俗的丰富内容。
今年,海上年俗风情展聚焦“娱乐”这个令人愉悦的话题,继续带着大家走街串巷,以市民的视角观察这座城市,“一道去白相”。通过“屋里厢·团团圆圆‘好白相’”“马路上·街头娱乐‘交关多’”“地标娱乐·上海特色‘水陆空’”“年俗娱乐·全家出动‘花头透’”四个部分聚焦、挖掘上海人关于过年娱乐的有趣风俗、热门内容与事件,展现上海文旅深度融合的全新视角。
|屋里厢团圆“好白相”
很多上海人都念念不忘小时候和家人团聚的场景——大人们忙着“买汰烧”,准备一桌丰盛的圆台面(团圆饭);小囡们则扎堆“白相”,呲头怪脑(疯狂)地在弄堂玩到天黑。终于到了饭点,在大人们一声声“吃年夜饭喽!”的呼唤下,年夜饭准点开始。
所以要盘点上海的新春娱乐,最应该从屋里厢(家里)开始说起。除夕夜里,一家人吃着团圆饭,围着电视机,看春晚,是无数上海小囡最为深刻的过年记忆。
除此之外,上海人还有属于自己的“春晚”。《“卡西欧杯”家庭大奖赛》《今夜星辰》《快乐大转盘》《智力大冲浪》《相约星期六》《家庭演播室》《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舞林大会》《中国达人秀》……细数那些年在上海风靡一时的电视节目,有可以展示才艺的,有能让普通市民成为明星的,甚至有些节目还能让参与者赢得房子等丰厚奖品,其娱乐属性和吸引力不言而喻。
|“盘点”新春街头娱乐场景
春节,除了可以和家人团圆,也可以和朋友相聚。上海的街头很精彩,爷叔有爷叔的玩法,阿姨有阿姨的欢喜,年轻人也有自己的乐趣和情怀。
从虹口的鲁迅公园,到杨浦的黄兴公园;从静安的大宁公园,到黄浦的复兴公园;甚至一些地铁站的绿化隔离带……当年在上海,几乎每个绿地和公园,都有一个吹萨克斯的爷叔都会吹肯尼G(Kenny G)的名曲《回家》。
爷叔们的街头娱乐还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着。舟山路的上街沿曾经常年有一个“康乐球俱乐部”。对于这项几乎要绝迹的游艺,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很陌生,但在半个世纪前,它曾风靡弄堂——十来个人围拢在一个1米多高的四方台子周围,聚精会神地看着台面上的棋子,而真正拿着球杆在打的只有两人。
在上海,一旦出现新的网红打卡点,上海阿姨的街头娱乐便开始了。春节里,老姐妹们是要聚会的。在张灯结彩的街头,在餐厅咖啡厅,在时髦园区,在被社交媒体炒过流量的所有漂亮地方……但凡适合拍照打卡的场所都出现过这样的摄影队:主角是一群靓丽阿姨,标配则是一个“工具人”爷叔。
“这些都是上海人的集体记忆,很日常很有趣,也反映了这座城市的气质和氛围。”海上年俗风情展策展人陆寅兰告诉记者。
据介绍,展览由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新闻晨报《上海市民生活指南》、上海市收藏协会共同主办,将贯穿整个春节期间,持续至3月16日。
晨报记者 王 琛 摄影报道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王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