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迎建院10周年

昨日,复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迎来建院10周年。

古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复旦大学藏有40万册古籍。依托复旦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优势,复旦古保院2014年正式成立。作为全国首家古籍保护研究院,复旦古保院独树一帜,汇集文理各专业学科人才,首创领域内交叉研究模式,培养国家急需的古籍保护高端人才,推动纸质文物保护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在全国乃至全球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据了解,传统的古籍保护手段多依赖于前人的经验总结,缺乏对科学保护机理等探究。复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职能定位集科研、教学与保护于一体,突破古籍修复的消极保护范畴,主动将科学研究和现代技术深度融入古籍保护之中。 

复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整合复旦图书馆、高分子科学系、化学系、生命科学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中文系、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等院系的学术力量,共同组建学科平台,实现了对写印材料的全覆盖研究。

截至2024年7月,复旦已培养古籍保护方向专业硕士109名,博士7名,人数几乎占全国半壁江山,其中不乏海外留学生。不少人毕业后学以致用,进入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机构,从事古籍保护工作。

昨天下午,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成立十周年纪念活动在江湾校区李兆基图书馆举行。

韩永进、阮伟祥、阮立平、周欣平、陈思和、吴格、赵嘉福、倪建明、童芷珍、黄正仪获古保院十周年杰出贡献奖。

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成立十周年书画展暨捐赠特藏展在李兆基图书馆同步展出。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张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