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追寻心中的日月光华-复旦本科生的故事》新书首发式在复旦大学举行。该书采用访谈自述形式,全景记录三百位复旦本科生的校园故事。
本书主编、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牛新春介绍,近300名采访对象中,既有一路开挂的学霸、也有经历困惑与低谷后逆袭成长的励志学子,既有深耕传统学科的专注者,也有跨界创新领域的探索者。这是一本成人、成长、成才的故事集,也是一本发现自我、塑造自我、超越自我的案例集。
这300位优秀的学生中,有着什么样的共同点呢?来看报道:
五大学生成才规律揭秘
复旦高教所青年副研究员、主持本书编撰日常工作的马莹介绍了她从访谈中得出的五个学生成才规律:
5、他们都很有勇气去尝试,不怕犯错,敢于突破。“真正的成长要有探索和容错的空间。”
复旦附中校长吴坚:优秀中学生往往具备这些标志
他建议中学生们积极主动地了解自己的需求,明确自己的兴趣和长处,从而做出独立的选择。以高考志愿填报为例,目前上海的高考生可以填写多达96个志愿,但在实际填报过程中,许多学生容易受到各种功利或非功利因素的影响,接受来自家长或他人的众多建议,导致缺乏独立判断和个人主张。
“我们期望学生们能够在填报志愿时,选择的是自己真正想要就读的学校和专业,而非仅仅因为外界的压力或建议。在我看来,这一点正是优秀学生成长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志。”吴校长说。
用学长故事照亮前路,成就更好的自己
复旦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原副校长徐雷说,“我们应该有一本书,提醒复旦学生学习的要点”。

据悉,从构思到出版,《复旦本科生的故事》历时3年,先后近40位高教所的老师、研究生、毕业生参与。六个章节,串联起真实的复旦学生、真实的复旦。纵向是复旦最有效的育人实践,横向贯穿学生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
书中既有复旦学生从中文到AI的跨学科经历,也有如何利用资源成长为“多边形人才”的故事,还能看到不少硬核学习活动。
“对即将步入大学殿堂的高中生、刚刚开启大学生活的新生以及关心子女教育的家长而言,这本书是一份难得的参考。”马莹说。
“我会把这本书推荐给附中的同学读,这是一本很好的生涯规划教材。”复旦附中校长吴坚说。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表示,期待更多的复旦学子能用学长故事照亮自己的前路,成就更好的自己。

注:本文系作者原创采写,图片来源学校(摄影成钊),转载请标注出处
来源:上海升学 作者:张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