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镜”一步了,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搬迁新址!流程优化,检查预约缩短时间

更“镜”一步!经过近四个月的试运营,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新址现全面启用。智能化预约系统和自助服务,构建从预约-诊疗-报告打印的智慧医疗全流程。明亮宽敞的候诊区、注重隐私保护的独立检查区以及术后苏醒区,为患者提供了安静、有序、舒心的就诊体验。未来,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将加速建设世界一流内镜中心,打造技术领先、享誉全球的创新型、智慧型和现代化内镜中心。

诊疗室增设至40余间,全部开足马力

下午两点,记者在枫林路160号看到,全新的中心面积扩增近10倍,不过门诊候诊区依然坐得满满当当。

一楼为普通内镜检查和急诊内镜检查,二楼为无痛内镜检查和特需内镜检查,三楼是内镜手术室。诊疗室增设至40余间,全部开足马力。一人一诊室检查充分照顾了病人的隐私。

“现在每天门诊有八九百人次。”搬入新家后,中山医院内镜中心的当家人,周平红主任更忙了,

“我们优化了服务流程,检查预约时间大幅缩短。现在配备2个日间病房共92张床位,年诊疗能力提升至18万例,包括超过2万例治疗性内镜手术。”

另外,智慧医疗也在这里处处呈现。“哪里是出血点,哪里会穿孔,我都可以通过视频连线对话指导。”周平红在现场演示,屏幕上,内镜检查的镜头视野实时清晰播放,

“无论我在哪里,我带着一个iPad就可以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实时看到每个诊室检查情况。”

智能化系统,加速将中国内镜技术推向世界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创造了众多“全国首例”和“世界首创”。如何用手中的“武器”解决更多问题?

这些年,世界各地的医生来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进修学习,把中国的内镜技术推向世界。目前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已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200多位同道前来学习内镜诊疗的新技术,其先进成果已推广至全球400多家医疗机构。

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全面升级后,智能化转播系统使手术室与教学区实现了实时互动,显著提升了教学质量。

“学员们,现在我们已经在食管壁上成功开辟了一条世界上最小‘隧道’。接下来……”前不久,周平红还在进行一项手术实况——经内镜下肌切开术。这项技术是中山内镜在国内最早开展的创新技术之一,手术量位居世界首位。

在示教室里,来自13个省份和自治区的市、区级医院的共计30名学员聚集一堂,参加此次第十九届“中山消化内镜诊疗技术新进展学习班”。学员们身临其境地观察手术细节,学习操作技巧。 

通过“理论授课+手术观摩”等创新教学模式,直观生动地向学员传授国际先进的诊疗技术,至今已累计培养了1500余名专业医师。 

不断探索诊疗难题,激发创新活力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周俭表示,

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山医院内镜中心的全面升级,旨在进一步强化我们的学科领先地位,通过技术革新和服务优化,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诊疗体验,同时也为内镜中心塑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形象奠定了坚实基础。

“既要创新,又要质优,不单单是打通临床与科研、产业界之间的壁垒,更重要的是让疗效提升,让患者满意。”周平红主任表示。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书记顾建英指出,在医院创新文化的滋养下,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不断探索诊疗难题,激发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这一过程不仅促进了临床医疗流程的优化,还推动了个性化与精准医疗的发展,为提升患者福祉做出了积极贡献。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陈里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