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万花筒丨“神秘小众景区”持续火上热搜!云南哀牢山楚雄州辖区今日发布访客须知:未开展参观旅游活动项目,禁擅自进入

因博主“山取画材”独自进山收集材料的视频在网络走红,云南的哀牢山就这么猝不及防地爆火了。被许多网友称为现实版“云南虫谷”、连续登上社交平台热搜的此地,还吸引了大批游客纷纷赶来。原本人烟稀少、“神秘又小众”的哀牢山一时间人满为患。

哀牢山究竟有何“神秘”之处?

据红星新闻10月5日报道称,在当地文旅部门的宣传文案中,位于新平县的哀牢山石门峡景区是哀牢山密林深处的一处奇景。当地有“不到石门峡,枉到哀牢山”之说,石门峡因峡谷两边悬崖峭壁对峙、自然天成的一道道石门而得名。此外,当地金山原始森林藤木交错,古树参天,每年秋天,有430多种候鸟路过此地,原始生态、天然地貌、奇树异景引人神往。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文化和旅游局相关工作人员于10月5日向红星新闻介绍,哀牢山原始森林里气候多变,一会儿下雨、一会儿放晴,人在里面很容易迷失方向。即便是文旅局工作人员平时上哀牢山,如果要进入某个陌生区域,也需要在当地护林员的带领下才会去。

该工作人员还表示,最近短视频平台上关于哀牢山的相关视频很火,因此吸引了很多游客前往,但山中气候多变,从安全角度考虑,建议游客进山要按照景区已开发出来的路线行走,不要自行前往哀牢山尚未开发的区域

面对“猝不及防的走红”,为了保证游客安全,10月5日,@云南哀牢山仙境 发布安全提示,明确告知:未开发区域不要深入!

此外,为进一步规范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访客管理,保护辖区环境资源安全,维护生物多样性,严防森林火灾,保障访客安全,“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微信公众号更是于今日(10月6日)发布《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访客须知》,明确告知公众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未开展参观、旅游活动项目,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进入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保护区内原住居民和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除外)等。

↓ 全文如下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访客须知

为进一步规范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访客管理,保护辖区环境资源安全,维护生物多样性,严防森林火灾,保障访客安全,根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特告知如下:

一、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进入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保护区内原住居民和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除外。

二、禁止任何人进入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的核心区。因科学研究的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活动的,应当事先向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并经楚雄州林业和草原局批准。

禁止在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缓冲区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因教学科研的目的,需要进入缓冲区从事非破坏性的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标本采集活动的,应当事先向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并经楚雄州林业和草原局批准。从事科研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将其科研成果的副本提交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

需进入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实验区开展参观、旅游活动的,应当事先向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提出申请和活动方案,经楚雄州林业和草原局批准后,严格按照批准的方案进行,并服从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的管理。

三、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未开展参观、旅游活动项目,严禁擅自进入保护区开展各种徒步、健行、拓展运动、登山、探险、穿越、露营等活动。

四、在自然保护区内的原住居民和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自然保护区的各项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接受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的管理。违反规定者,按自然保护区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处理。

(一)禁止在自然保护区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

(二)禁止在保护区野外吸烟、生火、烧烤、野餐等。

(三)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排污排废、乱扔和倾倒垃圾。

(四)禁止携带外来生物、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有放射性等物品进入自然保护区。

(五)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安放纪念标志,未经批准同意,禁止安装其他设施设备。

(六)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的访客应爱护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动植物,不得采挖野生植物、采花摘果和擅自采集各种野生动植物标本,不得投喂野生动物。访客以任何方式骚扰、惊吓野生动物、蓄意伤害野生动植物或者其他破坏保护区生态、环境资源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五、外国人进入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的,接待单位应当报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的外国人,应当遵守有关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和规定。未经批准,不得在自然保护区内从事采集标本等活动。

六、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的访客应确保自身安全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应积极开展自救,同时就近向自然保护区管护机构、属地党委政府、公安机关求助,但访客应自行承担所产生的财产损失、救援产生的费用、甚至人身伤亡的后果。

本文内容综合自红星新闻、“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微信公众号等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周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