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部国庆档新片里,境遇堪称“冰火两重天”的典型案例,当属陆川担任编剧和导演的《749局》。
上映第一天,《749局》单日票房夺冠,但随之而来的是大量观众的吐槽,豆瓣评分从开分5.0降到了如今的4.4分,和陆川九年前口碑扑街的同类型影片《九层妖塔》分数一样,
目前,《749局》累计票房约3.3亿元,虽然仍未列国庆档总票房榜第二位,但单日票房排名已经从第一天的第一位掉到了这两天的第五位。
被吐槽为“上海堡垒2.0”的《749局》,各种毫不留情的犀利批评随处可见:故事情节不合理,剧情发展缺乏逻辑,人物也很单薄。
《749局》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影片定位为动作科幻冒险片,但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是,陆川铺设宏大世界观的野心很大,但他写的剧本明显无法与他的野心匹配,最后只能落个“四不像”,让人看得如坐针毡。
回顾影片上映前,大量宣传视频的营销重点是片中研究神秘生物和现象的749局和异能人群,这在国产片中比较少见的独特世界观,其实是非常适合展开和有发挥空间的科幻命题,自然吸引了许多观众的注意力和好奇,这也体现在了上映首日便夺冠的票房上。
看前期宣传,很多观众的预期是能看到组织研究调查神秘生物和事件的惊险过程,以及超能少年们的精彩战斗,结果发现又是一波“宣传诈骗”货不对板,这些庞大的世界观仅仅是背景设定,影片着墨不多,而大家想象中的异能少年群像和团体大战怪物消费降级为“楼顶跑酷”和隔空移物展示,自然让很多人失望。
当然,如果陆川能把王俊凯饰演的马山这条打怪主线以及749局成员群像写好,最终也不至于受到那么多差评,但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再一次让人失望。
在主线打败零号生物的整条故事线上充满了逻辑漏洞,比如毫无必要的牺牲,自相矛盾的机构设定,强行削弱的战斗力。
而全片最重要的马山的人物成长线,明显人物成长弧光是缺失的。
影片采用了以马山为主视角,试图讲述少年英雄在寻找自我认同的过程中拯救世界的故事,但这个人物所有的关键转变都很突兀,成长蜕变的转折展现得很敷衍又很老套,不仅观众很容易猜到主角下一步行动,陆川习惯用人物关系之间的过度煽情来掩盖变化内在逻辑的缺失,更让人觉得过犹不及。
比如最后决战前,他躲在废墟时,苗苗饰演的夏婳找到他进行劝告,告诉马山他的叔叔曹国舅马上就要牺牲自己为大家争取时间时,马山和叔叔通完电话就立刻就决定回到749局一起打怪,但马山此前因长出翅膀遭遇歧视又和叔叔决裂,再到这一时刻经历了怎样的心理斗争却是一片空白。
同时,陆川在影片中最着重刻画的两条感情线发挥也很不稳定,比如马山和叔叔曹国舅近似于“父子情”的亲情线相对来说好一些,比如马山送自己制作小直升机的细节很动人。
但和从小一起在749局长大的夏婳的青梅竹马情却让人觉得有些多余,夏婳人设的单薄和推动剧情的“工具人”属性导致这段关系非常生硬突兀。
总得来说,看完《749局》更多的是感到很遗憾。
如此独特的世界观,本可以延展出更多神秘刺激曲折离奇的惊险事件,或是往中国传统民俗向延伸,从广袤的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中挖掘素材。
另外看IMAX版的《749局》特效并不差,除了主角的翅膀和结局最后一分钟的冥想有些一言难尽外,影片中大部分大场面的展现都还不错很震撼,比如零号生物侵入城区、外星人和主角对话、大战变异黑鸟、飞碟在空中逐渐成形并降临等。
然而电影的最根本还是剧本故事,最终成片在叙事上的无力失败让很多观众看得如鲠在喉。
陆川也许擅长写《可可西里》《南京!南京!》这类剧情片的剧本,但从《九层妖塔》到《749局》,连续两部动作冒险加怪兽元素的同类型影片口碑失利,也许他更需要一位擅长类型化叙事的编剧加入他的团队,中国电影人在这类怪兽科幻片上的探索仍然任重而道远。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陆乙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