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天里200天在掘路施工-■永和东路一带居民表示吃不消 ■相关部门回应:道路一般5年就要做一次中修

“我在静安明园森林都市住了五年,感觉门口的永和东路年年月月天天都在修路。以前觉得这个地方宜居,现在都想搬走了。晴天灰尘扑鼻,雨天到处泥泞,实在受够了。”姚先生说,在他的印象中,每次出门,几乎都能看见各种职能部门在掘路施工,似乎没有停过,供水挖完电力来挖,电力挖完燃气来挖,还有电信和信息部门也都来挖过。“这样频繁挖路,我们周边居民真吃不消,相关部门就不能把工程合并起来,集中时间开挖吗?”

静安区市政工程和配套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两年道路开挖确实比较频繁。在一份涉及永和东路及周边道路开掘的资料里,新闻晨报·周到上海记者注意到,从2023年8月到今年6月,在大约300天时间里,有200多天都在施工,还不包括平常的小修小补在内。

|民声:出门就“吃”灰,心情哪能好?

姚先生说,今年五六月的时候,有好几次,开车出门去上班,还没出小区大门,门口就堵起来了。他们已经习以为常,知道前面一定有井盖被掀开了,或者是路上莫名其妙被挖了个洞,没来得及回填。

“这种时候,我们坐在车里其实很烦躁。早高峰路上堵一下,时间还在预算之内。没出门就堵,你说心里别扭不别扭?车堵在门口,进退两难。步行的大人小孩在车前空隙里挤来挤去,车主的喇叭声叫骂声此起彼伏,这心情能好吧?”

姚先生告诉记者,门口道路频繁开挖,给他们的出行和生活造成很多不便。首先是噪音扰民,一到夜晚,施工车辆就开动了,钻地声震耳欲聋,有时候感觉楼都在颤抖。其次是施工的扬尘,一出门就觉得灰尘扑鼻,呛呛的感觉,不敢深呼吸。晴天一脚灰,雨天一脚泥。他们住在周边,平常都不愿意出门。

“我也留心到,除了永和东路、广延路路口有大面积道路修补外,大多数开挖地段,都是管线和井洞施工。”姚先生说,他们也知道,很多管线都是“走”地下,所以,修修补补都要挖路。他建议相关部门。除了抢修之外,可以将其他施工合并起来,集中时间施工。统筹安排,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扰民,而且也可节省道路开挖和修复的开支。

姚先生还提出建议,希望相关部门在开挖道路之前,能够提前告知周边居民。

“不仅仅是通过居委会张贴一张公告,还应该通过手机短信通知到我们,这个一点难度都没有。我们知道施工路段了,可以提早安排出行线路,减少道路拥堵。”

|调查:300天内有200多天在施工

日前,记者再次前往永和东路及周边查看,除了永和东路、共和新路附近尚有路段在施工外,永和东路上其他路段施工均已结束,道路也进行了恢复。永和东路和广延路口修复过的路面比较平整。姚先生说,他印象中此路段曾用压路机滚过。不过,路面井盖还是有高有低,斑马线边上补丁套补丁的痕迹很明显。有些开挖比较浅的槽,直接用沥青简单浇上,根本就不顾及与周边路面的落差。记者沿路查看的时候,正在下雨,路面上的积水坑也看得很明显。

记者沿永和东路数了数,从广延路到平型关路这一段,大约370米,比较明显的施工“疤痕”就有将近20处。涉及到电力、雨水、通讯和燃气等井盖周边,以及横贯马路长槽形道路开挖修补。“疤痕”凹凸不平,时间长的已经沉降到主路面以下,最近维修的则高于主路面。开车路过时,有明显的颠簸感。

静安区市政工程和配套管理中心向记者提供了一份该路段近期掘路施工的统计材料。从2023年8月到今年6月底,大约300天时间内,有4项主要工程在施工,耗时213天。还不包括下水道、燃气、上水等井盖因沉降、缺损等病害抢修。

这四项工程分别是:

2023年8月10日-10月30日,静安区分流制排水系统雨污混接处置工程,涉及广延路近永和东路等道路。

2023年9月18日-10月30日,35千伏上海云盟汇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供电配套项目,涉及永和东路、广延路、共和新路、汶水路。

2024年3月21日-5月30日,上海市北静安绿化管理中心广延路1336号10kV接入工程,涉及永和东路、广延路。

2024年6月10日-6月30日,静安区绿化管理中心(接水),涉及广延路、汶水路。

静安区市政工程和配套管理中心表示,涉及到永和东路路段的施工,主要是电力部门的工程。目前相关工程基本结束,只有彭江路399弄2站10KV电力新建工程还在施工。该工程从2024年6月24日至今,涉及永和东路段还剩静安区法院门口排管,预计复工后一周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完工。

|回应:永和东路还面临一次中修

记者从静安区市政工程和配套管理中心了解到,永和东路上一次整修还是在2017年。

“我们的道路,一般5年就要做一次中修,10年以上要进行一次大修。所以,永和东路近年可能要进行一次中修。具体时间还没定。”

该中心黎才宏工程师介绍,永和东路是大宁集团下面一家房产公司代建的,2017年移交给市政部门管理。

“当时道路进行过一次整修,距离现在已经7年。这两年居民反应比较多的,就是为什么道路工程那么多?我们也梳理了一下,主要是电力部门的管线工程。当然,也有一些下水道,随着其他管线开挖施工,或者年数久了,会出现一些问题。”

黎工程师说,马路上有很多井,包括下水道、电信井、电力井等等,时间长了,车子开来开去,井往下沉,有的是井不沉,周边道路往下沉,就造成路面不平,市民开车过去,车胎就跳起来,出行体验很不好,于是管理部门就要对道路进行局部整修。

记者:为什么永和东路一带的居民感觉最近几年挖路比较频繁了?

黎工:这两年,我们静安区的活好像是有一点多。静安区和闸北区是2015年合并的,相对来说,当时北边的道路设施不是很完善,没有老静安那么好。所以这几年区里对北边投入较多,从北面开始,彭浦新村,大宁街道,不好的路基本上都修过一遍。

另一个原因,涉及到市里面的项目,就是架空线入地、合杆,美化环境。这是市里面的要求。还有一个原因,前两年外地发生过几起燃气事故,很厉害。当时相关部门批示下来,各地排查,存在隐患的,限期整改。包括煤气、上水、电信、信息、下水、电力这些部门,都有整改计划。所以这两年,项目一下子就多起来了。对我们道路部门来说,不希望这么频繁地开挖道路。

记者:依照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局2022年10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道路挖掘计划管理的通知》,电力部门施工,是否需要向你们这边报批?你们这边有什么审批流程?

黎工:电力公司每年年底把自己的项目报到发改委那边,再从发改委到交警,然后再到我们这边。当然还要到居民小区签一个谅解协议。这一块工作不是很完善,居民投诉比较多。电力部门的项目到我们这里后,我们要综合考虑,周边有没有可以合并施工的,有没有重大活动的时间节点需要考虑,等等,但是基本上我们要支持的。如果居民和商户有用电的急切需求,等不了年度计划,还会走营商通道。

文/晨报首席记者 叶松丽

图/晨报记者 张佳琪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叶松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