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条新旧并存的街道,黄浦区大林路就像万千老街道的缩影,在发展的潮流里重组拓新,同时又保有时光的痕迹;就像一位亲密老友,向人们讲述光阴的故事。
亲爱的老友
提到大林路,老上海人肯定会想起“红房子医院”,也就是有着百年历史的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黄浦院区)。“红房子医院”历史悠久,从1884年在这里成立门诊部开始,传承至今已经140年。
而在大林路靠近大兴街的路段上,开着洁洁食品店、芳芳理发店、林林咖啡屋、鑫鑫五金店……一个个叠词就像好友间的亲密昵称,让人觉得格外亲切。
“当初干这行就是为了谋个生计,时间久了和顾客也处出来了感情。”虽已立秋,但持续的高温天气依旧让人闷得透不来气,推开芳芳理发店的门,一股清凉气息扑面而来,店里坐满了前来理发、烫发的客人。“客人主要靠熟人推荐,服务做到位了人家自然也会推荐别人来。取这个名字客人一看也知道肯定是平价理发店”。老板娘芳芳在大林路上开了几十年理发店,积累了相当一批忠实顾客。
“洁洁就是整整洁洁。你看我店里的商品,都有好好分区摆放,这样顾客一进来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嘛。”洁洁食品店的老板四十年前就在这条街上开店了,谈到近几年街道发生的变化,“主要是环境变好了,不像之前那么脏乱了。”
崭新的面貌
大林路焕发出的生机可远不止这些。
2017年,大林路93号的公厕改造成了上海的第二座无性别公厕,缓解了女性排长队如厕的问题。近年来,作为黄浦区老西门街道“一街一路”的特色项目,大林路道路两旁原来脏乱的店面已经统一翻修,墙面修缮也一并完工,远远望去,嫩黄色和淡青色的整体色彩,让人眼前一亮。而在大林路沙家街口,这里经过改造后,道路两旁新增了花箱和墙绘,使得街区整体氛围更“清新”。
大林路上还建设有亲欣湾·零距离家园,包括健康小屋、未成年人保护站、认知障碍支持中心和慈善超市,老西门街道持续助力着扶幼助老工作的进行。其中慈善超市由中华铅笔公司和老西门街道共同创立,主要售卖文具类产品。老西门街道提供店铺、水电,中华铅笔公司则提供产品和工作人员,所得盈利全部用于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
低矮的建筑、略显陈旧的招牌,每个人的记忆中或许都有那么几条老街道。正是因为彼时的风物人情早已留存于我们的回忆深处,所以当类似的光景再现时,才会倍感亲切。街道的修缮、翻新已然成为常态,而在改善居民生活的同时,大林路仍保有着老城厢的风貌。
或许在大林路上邂逅的“达令”,就是曾经那个懵懂天真的自己。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记者 方雅欣 实习生 李亮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