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五里桥街道|解锁“享”老新体验,快来这家日间照护中心遇见“搭子”!

当养老遇到“搭子文化”,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黄浦区五里桥街道焕新开放的第三日间照护中心里,有一个“社交搭子圈”:吃饭有“饭搭子”,唱戏有“传承搭子”,喝茶、练八段锦有“养生搭子”,就连想发展一下兴趣爱好,也能在这里碰到同样不服老的“游戏搭子”。

在网络流行语中,搭子是指因某一共同兴趣爱好或共同需求而结合成的社交关系。在第三日间照护中心里,“搭子生活”也可以给老人们打开另外一扇窗。在社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享”,是每个老人的心愿,也是五里桥街道不断探索的目标。为此,街道聚焦周边居民现实需求,围绕“一中心一特色”部署,以“社交”为服务主题打造第三日间照护中心,帮助社区长者丰富文娱活动,拓展交友圈。

9月10日上午,经过焕新升级后的五里桥街道第三日间照护中心正式开放,“零距离家园”长飨馆在此挂牌,同时特设上海市黄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海派木偶戏”非遗传承点,为邻里社交再添一份活力。

开放当天,前来参观体验的居民络绎不绝。悠“享”五里桥便民服务集市中,修鞋修伞、磨刀理发等服务项目广受居民欢迎。巨鹿集团、广州酒家、老大昌、卢湾烟糖酒、全国土特产等品牌也来到活动现场,将老字号产品送到居民家门口。

除了“粮食安全小课堂”“海派木偶戏”,五里桥社会组织联合会通过“益聚五里”公益展示平台,积极鼓励老人们参与到“巧心制作冰皮月饼·共话邻里美好未来”创意制作活动中,为老人们送去节日祝福和社会关怀,搭建交流与沟通平台,增进邻里和睦。

焕新升级后的第三日间照护中心里都有哪些功能?一起来一探究竟。

五里桥街道第三日间照护中心位于瞿溪路883弄21号,坐落于蒙自居民区的瞿溪坊小区内,围绕社区长者的活动需求,设置多个功能板块:助餐区打造“没有围墙”的老年餐厅,满足长者用餐需求的同时用美食拉近邻里间的距离;休息区提供休憩的空间,为老人带来舒适放松的体验;阅读区提供书籍报刊,打造温馨宁静的氛围;活动区营造充满活力的社交空间,也承载了议事功能,进一步增强社区凝聚力。满足老人多样化服务需求的同时,动静相宜的活动空间也让老人在活动的过程中增进交流,共同体验社区生活的乐趣。

为了构建社交零距离、服务零距离的社区氛围,第三日间照护中心以“邻里社交”为垂直细分领域,通过构建社区邻里间的“搭子圈层”促进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中心组建五大类“搭子圈”——传承搭子、饭搭子、玩搭子、话搭子、养生搭子,目前已拓展出十五个搭子小组,让社区长者“一起快乐、一道服务、一同成长”。

·“传承搭子”链接优秀资源入驻,丰富社区长者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充分展现文化传承之美,让非遗成为邻里社交的新“语言”。

·“饭搭子”在一餐一饭之间增进社区居民的交流和互动,社区达人开展风味美食分享教学,也让社区居民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乐趣。

·“玩搭子”大大丰富社区长者文娱生活,舞蹈、编织、智能手机培训……多种多样的活动在这里触手可及,提供了一个老有所乐的平台。

·“话搭子”充分发挥社区议事载体的功能,以有序、理性的协商将社区长者的“金点子”转化为社区治理的“金钥匙”,一言一语议出“家”社区的温度。

·“养生搭子”聚焦健康养生,邀请专业人士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联动周边资源,实现健康服务零距离。

围绕“社交”这一特色,五里桥街道第三日间照护中心将持续、稳定、精准地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不断为构建社交零距离、服务零距离的社区而努力,书写“享”老新篇章。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方雅欣、胡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