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蒲松龄会编舞,《聊斋志异》会是什么样?

提起《聊斋志异》,我们都不陌生。作者蒲松龄用400多个短小精悍的故事,将各类妖魔鬼怪跃然纸上。作为志怪小说的经典名著,这一作品吸引了后世诸多创作者争相改编和讲述。我们熟悉的影视剧作品《倩女幽魂》《画皮》皆出自于此。

这一次,“聊斋”被搬到了剧场舞台上。9月7日,根据《聊斋志异》改编的当代舞蹈剧场作品《聊斋怪谈》与另一部风格迥异的《跨时代舞池》同步亮相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为“2024无边线舞蹈节”拉开大幕。

如果蒲松龄会编舞,“聊斋”会是什么样呢?这个问题并不会有标准答案,但却让青年编导余尔格思考起自己的答案。

去年,还在做上一个作品《献给艾丽米的一朵玫瑰花》时,导演余尔格和编剧乌图禾就有了做《聊斋怪谈》的想法。她们看中了蒲松龄奇异的想象力,《聊斋志异》文本暗黑的气质在一定程度上也和余尔格一贯的风格相契合。“大家都说我的舞蹈有点惊悚。”余尔格向记者开玩笑道。B站UP主王五拾也曾说过,余尔格是“用最阴间的方式,做最阳间的反思”。

2020年才从法国学成归来,余尔格此前的作品大多聚焦欧洲风格。这一次决心探索东方文化的精髓,过程其实并不容易。《聊斋志异》有400多个故事,要怎么开始,最终要表达什么?剧组花费了大半年的时间打磨和构思剧本,最后解构和重组了一个新的聊斋世界。

在主创们看来,《聊斋志异》是一个人在面对现实绝望时刻的抵抗。幻想,是抵抗一切苦难的力量。而《聊斋怪谈》则是对所有人的一场审判,是一场关乎自我的审视,通过人、鬼、神、狐、妖五种不同的形象,迫使观众去看到自己,也看到身边每个真实的人。

“志怪文学的妙处在于灵思超逸,念头一转,界限消弭,生与死、古与今、现实与超现实之间重门洞开。而余尔格《聊斋怪谈》的妙处,却是将种种念头用一种规则感串起,固然荒诞疯狂,然而坚不可摧,拉住观众向规则的最深处沉坠,直到撞见自己。”作家李冰洁在了解了《聊斋怪谈》的创作理念后说道。

“聊斋”的故事说完,国舞中心剧场接下来还有更多舞蹈作品将一一向观众呈现。

“无边线舞蹈节”(Dance Out of the Box Festival)由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特别支持,国舞剧场策划主办,每两年举办一次,今年是第二届举办。

从即日起至9月21日,剧场将在15天的时间里集中呈现《聊斋怪谈》《跨时代舞池》《呼吸》《出水芙蓉》《尤物公园》五部海内外前沿舞蹈作品,并举办丰富多彩的衍生艺术活动,用舞蹈打破常规框架与界限。

同样演出于9月7日、8日的舞蹈剧场《跨时代舞池》改编自德国团体“她她波普”的作品“Dance Me!”,由国内青年创作团体老妖精ensemble创作。60后、70后、90后的表演者同台,让两代人的用各自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对彼此时代的看法、理解与困惑。

《呼吸》《出水芙蓉》《尤物公园》三部海内外新锐当代舞蹈作品也将陆续登场。9月14日至17日演出的挪威装置舞蹈剧场《呼吸》,让现代舞蹈与电子音乐、装置艺术相互融合;9月15日至16日演出的舞蹈剧场《出水芙蓉》由意大利编舞西尔维娅·格里鲍迪创编,用诙谐幽默的方式打破人们对于“美”的刻板印象。

9月20-21日演出的互动舞蹈剧场《尤物公园》则由青年编导宋欣欣、王姝欢共同创作并演出,他们邀请观众走上舞台与舞者互动共创,借由于观众之间的互动,舞者由“尤物”一词出发,思考什么是“美的”和“好的”事物。

本届无边线舞蹈节期间,国舞剧场不仅有精彩纷呈的演出,还推出了丰富多彩的衍生艺术活动,进一步拉近观众与艺术家之间的距离。

这其中,既有《聊斋怪谈》的主创和青年作家的深度对谈与演前探班,带领观众走进艺术创作台前幕后的故事;也有《聊斋怪谈》《尤物公园》的快闪活动,让大家有机会与舞者近距离互动交流;还有《出水芙蓉》《呼吸》的肢体工作坊,为舞蹈爱好者们亲身感受国际舞者独到的肢体语言。

同时,在舞蹈节演出期间,国舞剧场还将打造“无边线”市集,用富有创意的文创产品与体验活动,与观众们一起沉浸式地感受艺术创造力的无边无际。

无边线舞蹈节之后,国舞剧场还将献上多部顶级海外舞作。

其中包括法国夏约宫国家舞蹈剧场制作的《反重力之躯》、西班牙国家大奖获得者拉法艾拉·卡拉斯科编导并领衔主演的作品弗拉门戈舞剧《夜曲:失眠建筑群》、德国现代舞第一夫人皮娜·鲍什与非洲当代舞之母杰曼·阿科尼编导作品《春之祭》。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王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