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家到电影导演有多难?“青鸟”作家导演起飞计划助力跨界

暑期档结束不久,今年市场相对冷清又“冰火两重天”的现状,以及大幅下降的总票房引起电影行业人士的关注和探讨,比如有专业人士表示,中国电影的创作人才匮乏,有影响力的编剧、导演、制片人屈指可数,这一问题值得重视。

而早在今年6月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弘扬城市精神 打造电影之城 上海市电影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正式发布,随后“青鸟”作家导演起飞计划应运而生(下文简称“青鸟”)。

该计划由上海市电影局指导,上海电影发展研究院、《收获》App主办,虹口区文旅局、长远文化集团协办,麋鹿将军文化有限公司和海派文化中心承办,它立足上海这座“电影之城”,是全国首个协助作家跨界转型、用画面讲好故事的扶持平台。

这个月开始,“青鸟”向有志成为导演的学生、作家发起征集,晨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行业内人士,邀请他们聊一聊从作家到电影编剧、导演的跨界难题,以及影视行业对作家转型编剧、导演的支持。

目前作家跨界成为导演的成功案例不少,比如张嘉佳将自己的小说《云边有个小卖部》改编成电影,自己担任导演和编剧,最终在今年暑期档收获了近5亿元票房的好成绩。

他们在用文字讲故事上具有天然优势,改编时也能更精准表达自己作品的精神内核,不过作家影视化思维在未经专业训练时,仍然存在不成熟的问题。

基于以上情况,“青鸟”将邀请众多导演、编剧、摄影指导、美术指导、剪辑指导等多领域专家,帮助作家学会将文字转换为影像,从文学语言到镜头语言的专业过程。

作家虹影的多部作品曾被改编为影视剧,如娄烨导演、巩俐主演的《兰心大剧院》,她自编自导的电影《月光武士》曾入围印度果阿国际电影节,在2023年作为金鸡奖国产优秀新片展映。

虹影表示,做电影跟写作很不一样。“写作可一个人完成,电影是一群人完成的,所以你一定要找到你的团队,要懂电影这个东西,花费的精力和代价要比成为一个作家大好多倍。再写一本小说,对我不会带来非常大的惊喜。如果我进入了电影这个新的领域,我会惊喜。”

她透露,在拍摄《月光武士》前,自己把导演应该学的所有课程都学了,所有课程全部自学,而且还得自己做制片人。“做电影需要疯狂,也需要理智。好在第一次有经验后,做第二部就容易了。”

“青鸟”同时邀请了多家资深影视投资公司加入,扶持协助电影拍摄落地。

比如猫眼电影作为助力影业之一,非常期待作家新导演的表现。“文学作品如何在大银幕上绽放光彩,对于作家导演通常伴随着一系列的期待和挑战。文学作品往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价值,电影作为一种极致美学的视听光影,有其独特的表现力。”

华策影业一直以来都很支持将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创作方式。“我们深知,作家对于现实世界有自己独特的感知和理解。他们通过文字这一媒介,穿越黑暗的隧道,探索着想象世界的边界。与此同时,电影利用其独特的光影魔法,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活动具象化,变为一场视觉上的盛宴。当文学与电影这两种艺术形式的优势相结合时,它们将迸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活力和创造力。”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陆乙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