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情景思政课、劳模工匠进校园……开学第一课,精彩大戏上演!

开学第一课,各路精彩好戏上演——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卢湾中学开学第一课:红色情景思政课

新学期,卢湾中学以“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为主题,设计了“入校成长仪式”“红色情景思政课”“红色宣讲文创发布”“家长课堂”等开学第一课内容,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学子心中生根发芽,获取成长“心”能量,为新学年加油蓄力。

学子们迈入学校大厅,映入眼帘的是学校准备的开学礼“金黄色麦穗”,期望每位学子都如同饱满的麦穗,通过辛勤耕耘,收获成长的累累硕果。教学楼大厅中央,一棵生机盎然的“成长指纹树”傲然挺立,同学们纷纷聚集在这棵象征成长与进步的树前,满怀憧憬地在印有温馨祝福的树叶上留下自己的指印,向未来许下承诺。

开学第一课的一堂红色情景思政课,由一群满怀激情的党员教师与星火宣讲团学生携手担任串讲人,他们巧妙地以“地点”“人物”“精神”为经纬,通过“辉煌之源”“复兴之基”“梦想之力”三个篇章编织出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师生还通过演绎奥运会新星郑好好以青春之名为国征战的英姿,以及北斗导航系统最年轻博士生导师徐颖以智慧之光照亮科技前沿的壮举,展现当代青少年的风采。

延续学校上半年启动的“星火·追光”红色主题宣讲文创项目的项目化学习,开学第一课上其首批成果——两枚原创有声动态漫画冰箱贴正式发布。

冰箱贴是一个小小的红色教育课堂,画面由卢湾学子原创的红色漫画,巧妙地融入了前沿数字技术的魔力,瞬间化身为一座可随身携带的红色场馆,以“原创主题宣讲”和“沉浸互动体验”方式让每一位观者在视听交织的盛宴中,仿佛穿越时空,直观感受红色文化那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磅礴力量与不朽精神。

在项目发布仪式上,领导嘉宾与主创团队携手揭开这一创意制作的神秘面纱。扫一扫冰箱贴上小小的二维码,即可步入精心布置的卢湾“星火·微展厅”,三大主题展区——“星火·画廊”以艺术之名颂扬历史,“星火·宣讲”让红色故事声声入耳,“星火·研途”则展示了卢湾学子在研学路上的深邃思考与卓越成果。开学之后的9月,卢湾学子还将继续完成制作更多的主题宣讲冰箱贴,用担当做好红色文化的宣讲者。

“匠心启迪 点亮梦想”——闵行区开学第一课:劳模工匠进校园

用奋斗擦亮劳动底色,用劳动托起中国梦想。开学第一天,由闵行区总工会、闵行区教育局共同主办的2024年度“劳模工匠进校园”全国示范性活动暨闵行区“开学第一课”直播活动在闵行区实验小学(畹町校区)举行。

课堂上,三位劳模工匠结合自身的工作岗位,用一段段感人的故事阐释着坚持与奋斗的价值意义,讲述了在平凡岗位也能铸就不平凡的事业。

闵行工匠张建政向学生讲述了人类的新朋友——机器人的研发技术和应用场景,激发了孩子们对人工智能的好奇与探索;全国先进工作者曹月琴讲述了掌握农业芯片——种子的重要性,让同学们明白,每天吃的米饭,看似平常,但是要培育出产量高、营养好、还要香糯可口的米饭,背后有劳动者在默默辛勤付出;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王曙群生动地讲述了人类探索太空的历程和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为给孩子们普及航天知识,也启发孩子们对探索宇宙产生萌动与思考。课程结束后,三位劳模工匠还与同学们进行了形式多样的互动。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第一批闵行区劳模、工匠、职工创新工作室纳入闵行区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名单,以及第一批闵行区劳模工匠学校讲师团暨闵行区学校思政课兼职教师名单,并为劳模工匠代表颁发聘书。

将劳模精神融入青少年劳动教育全过程,让更多孩子从此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崔翼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