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村调查·晋江队|乡村善治如何引领乡村振兴?上财这群大学生奔赴田间地头

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是以“三农”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大型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研究项目,曾入选教育部首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全国“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自2008年启动至今已连续开展17年,调查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2.8万人次的学生积极参与,融国情教育、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劳动教育、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于一体,激励广大上财青年在怀抱梦想的同时躬行实践,在敢想敢为的过程中展现担当。

今年是千村调查3.0的开局之年,3.0继承了“走千村、访万户、读中国”的核心理念,创新调查方式方法,扎实推进国情教育、科研育人、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文化涵育“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新模式建设,切实提升项目在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劳动意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作用,为乡村振兴作出上财人的新贡献。7月13日至7月19日,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晋江队前往泉州市各基层区县一线,齐聚田间,深入了解乡村发展现状;深入企业走访调研,探索民营企业的智能转型新路径,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探索乡村善治密码,助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学习领悟“晋江经验”,接续传承爱拼敢赢精神

7月17日上午,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沈晖及“千村调查”晋江队成员来到晋江市晋江经验馆学习借鉴晋江先进的发展经验。

在晋江经验馆,沈晖院长及晋江队成员共同学习晋江市的发展历程,深刻感受晋江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辉煌岁月和巨大蜕变。随后,沈晖院长激励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也要继续发扬“爱拼敢赢”的晋江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次学习之行,让晋江队成员对晋江人勇于创新、敢于拼搏、坚决实践的奋斗精神深感感动,深刻感叹这座城市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创造的经济奇迹。

7月17日下午,沈晖院长与晋江队成员跟随工作人员的脚步走进西滨镇跃进村,调研发现,跃进村二十多年根据自己村子的经济情况、自然资源,制定了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规划路径,在乡村振兴的路上不断发展壮大,充分体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政治保证。

上财学子齐聚鲤城,探寻乡村善治好风“晋”

7月14至17日,晋江队成员分组前往潘山村、塔头刘村、东埔村、湖尾村、塘东村、围头村、南江村、溜江村、三坑村、运伙村、东山村、跃进村共计12个村落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代表人物等形式进行入村入户调研。

晋江队由来自国际教育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的12位同学组成,他们有着不同的学术背景和研究侧重,在调研期间,他们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合作调研,积极探索乡村善治密码。

“深入村落调研后,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的家乡是如此的不一样。我们和村民同吃、同劳动、同调研,在田间地头,我第一次如此亲近土地,我们在柴火灶上做饭、在田间分辨杂草,戴草帽、聊家常、干农活。在空余时间,陆晨豪老师还带领我们走访周边村镇,倾听当地干部、群众的心声,农村自建房土地性质变更、粮食安全与第一产业的转型发展……这些具体而微的问题,让我理解了中国乡村的实际面貌。”这是晋江籍国际教育学院学生林丹丹的切身体会,也是晋江队成员们的心声。

7月17日中午,沈晖院长及晋江队成员来到恒丰农场开展“五个一劳动教育”之“做一餐农家饭”。沈晖院长与队员们拿起菜刀和锅铲,一同烹饪美味午餐。热闹的灶台旁,一堂生动的劳动教育课就此展开。烈日下的厨房闷热难耐,虽然大家汗如雨下,但看到午餐丰盛的菜品时,每个人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纷纷表示劳动的果实最是香甜。

两岸同胞血脉相连,共同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晋江市围头村,这个坐落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围头半岛的古老村落与金门岛隔海相望,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随着祖国统一大业不断推进,围头村不仅是福建沿海的一颗璀璨明珠,更是两岸交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从昔日的海防最前线到今日的对台最前沿,小小渔村成为了七十多年两岸关系冷暖变化的一个缩影。

7月15日,晋江队成员来到晋江金井镇围头村,开展座谈会,围头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洪水平与会讲话,讲述围头村发展经验。

国际教育学院综合教研室教师李苑作为晋江队代表向洪水平书记提出问题:围头村发展如此迅速,经验何在?

针对这个问题,洪水平主任对晋江队成员讲述他的经历:他于2006年当选围头村主任。父母和两个叔叔都是在炮火纷飞中立过三等功的优秀共产党员,“全家兵”的红色基因和家教,成为他心底抹不去的情怀。上任之始的围头村人多地少,工业底子薄,村集体收入不足10万元;三面环海,水岸深阔;村里六大姓七宗祠,人心散,办事谈何容易。

在如此复杂的情况下,洪水平主任还是坚定决心,一定要干出名堂。他致力找短板,找差距,明优势,挖潜力。他提出“振兴围头,二次创业”,亮出“一年一台阶、五年一跨越、十年实现宜居宜业宜游、二十年打造海峡名村”的乡村振兴蓝图,带领全村以环境整治为切入口,保护生态,保护文化,发展乡村旅游。

座谈会上,双方还围绕“乡村善治引领乡村振兴”进行交流和讨论,洪水平书记强调,基层的治理方针与城市不同,遇到的问题和需求贴近现实。因此,不能采取管理现代企业的方式,要因地制宜的充分了解当地群众的广大需求,在发生矛盾时进行沟通交流,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乡村建设。

我们不会忘记,围头革命先烈的奉献,我们也不应该忘记,他们为祖国海防安全所做出的牺牲。此次实践之行让队晋江成员收获颇丰,也更加深刻地感悟到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

在这段调研的时间里,晋江队员看到了中国乡村的崭新面貌,感受到中国基层政府在各个方面实行的民生举措,深刻领略了中国乡村的发展、和谐、美丽与友好。在晋江队成员看来,闽南地区红色革命历史厚重,深挖红色资源、传承红色血脉,对于乡村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将更多的资源从“纸上”到“场上”、从“包袱”到“财富”的转变,让乡村“善治”引领好乡村“振兴”等问题不仅是地方政府念兹在兹的发展方向,也是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题中之义。

深入一线走访调研,探索企业发展新路径

为进一步传承弘扬晋江经验,了解泉州市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晋江队成员深入一线企业,前往浔兴拉链、安踏体育进行实地参访调研。

SBS浔兴拉链以其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全国居首的产销量而闻名,SBS即速度(Speed)、超越(Beyond)、服务(Service)。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队员们主要参观了浔兴公司的拉链合链车间、尼龙车间、检查包装车间,了解了浔兴拉链生产的系列流程及公司生产线的全自动化能力,倾听企业的需求和问题,积极结合所学提出建设性意见和解决方案。

2001年起,安踏创始人丁世忠:“一要把好产品质量关”,“二是要创立自己的品牌”,安踏从21世纪初至今“永不止步”。为了切身感受晋江企业精神,晋江队来到安踏982创动空间进行参观。

走进展馆,晋江队员充分了解安踏企业历史、专利科技、品牌建设等相关情况。其中,安踏冠军党建展馆给晋江队员们留下深刻印象。自创办以来,安踏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传承弘扬“晋江经验”,推行“冠军”党建,引领公司和员工奋勇争先、爱拼敢赢、永不止步,铸就了“冠军”党建的品牌内涵,在医疗、体育、教育、生态、助困等领域搭建起“五个一”社会责任体系。

通过安踏982创动空间的参观学习,晋江队员们不仅感受到安踏的蓬勃发展,更能体会到福建民营企业的企业精神与文化活力。

深入乡村践行责任担当,奔赴田间书写青春答卷。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也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注重调查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上财学人的优秀学风,从孙冶方的经济调查、马寅初的人口调查,再到今天组织上财学子开展的“千村调查”,一代又一代上财人通过调查研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用所学回答中国之问,以实践赋能立德树人。奔赴田野,倾听故事,简单的书本知识变得立体生动,晋江队成员们对于社会现实的理解也从抽象逐渐立体起来,“千村调查”晋江队在深入一线调研的同时,每一位参与的上财人也收获了不一样的成长。“晋江经验”现在仍然有指导意义,此次调研是一次“双向互益”的切身体验,更是一次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的“精神补钙”大学习。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泉州,正以稳健且豪迈的姿态迈向未来,晋江的发展路子越走越宽广,晋江人的生活越过越甜美;上财人的脚步,也将越走越远。(通讯员:刘澍航 陆晨豪 史雯馨)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