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岁曹鹏携手张亮、孔祥东同台,和乐迷一起为东方市民音乐会庆生

孔祥东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和指挥家曹鹏合作,是在1987年。彼时的他刚刚在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大赛上拿完铜奖载誉归来,作为一个年轻的钢琴家,和前辈合作了贝多芬的《第三钢琴协奏曲》。

时隔近40载,如今的曹鹏已经99岁高龄,当年的钢琴少年也已经年过半百。7月20日的东方市民音乐会上,孔祥东推着轮椅上的曹鹏缓缓登台,连同指挥家张亮与上海城市交响乐团,共同演绎了钢琴协奏曲《黄河》、格林卡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以及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天方夜谭》。

创立于2006年,作为国内规模最大、吸引观众人数最多的公益性普及型音乐会,东方市民音乐会已走过18个年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音乐爱好者。

6月初,2024年东方市民音乐会下半年12场音乐会官宣开票。其中,7月20日的这场演出颇为亮眼。曹鹏坐镇、孔祥东首秀、曾指挥过东方市民音乐会2006年首场演出的指挥家张亮重返舞台,老中青三代音乐家的难得阵容让这场18周年庆典音乐会意义非凡,门票早早售罄,多次加座后仍旧一票难求。

本场音乐会中最重磅的曲目之一便是根据《黄河大合唱》改编的钢琴协奏曲。钢琴协奏曲《黄河》浓缩了大合唱的精华,由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盛礼洪、石叔诚、许斐星六人改编,首演于1969年。

这部作品在创作中运用了西洋古典钢琴协奏曲的表现手法,又融入船夫号子等中国民间传统音乐元素,首演后便在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更因其史诗版般的结构、华丽的技巧、丰富的层次和壮阔的意境而名扬国际。

自问世以来,演奏钢琴协奏曲《黄河》的钢琴家数不胜数,除参与作品原创的殷承宗之外,还有一位钢琴演奏家被公认为这部作品杰出的代言人之一,他便是孔祥东。

早在1989年,孔祥东就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首次录制《黄河钢琴协奏曲》,打动了无数乐迷的心。声势滔天、铿锵有力的琴音如黄河般汹涌奔腾,展现出一幅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宏伟画卷。国内外乐评家也因此赞誉他为“此曲最成功的演绎者”。

听说孔祥东这次要来演奏,曹鹏主动提出要同台指挥:“我好久没有和他一起合作了,这次一定要来。”于是,孔祥东刚从外地赶回上海,第二天一大早就去曹鹏家中拜访,两人一起在钢琴边畅聊音乐节奏的把控等细节。

“和曹老师一起合作,对我个人的精神感召力很大。作为一个音乐工作者,他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图腾,不止是有精湛的音乐技艺,还拥有关照生命的大爱,他在用音乐去治愈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有他作为灯塔,对于我们后辈来说,毫无疑问是一种启迪。”这些年来曹鹏一直致力于用音乐帮助困难儿童,重视音乐对于心灵治愈的作用。在谈及这些的时候,孔祥东感慨万千。

17岁便登上国际音乐舞台并且连续两年成为国际钢琴大赛最年轻获奖者,20岁远赴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深造,演出足迹遍布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孔祥东早年艺术之路可谓顺风顺水,年少成名的他创造了中国钢琴界数不清的“第一”。

然而就在他的音乐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孔祥东患上了抑郁症。在此后长达8年的时间里,饱受病魔困扰。

幸运的是,在家人的关爱与音乐的陪伴下,孔祥东最终走出了阴霾。去年10月他正式复出,与上海爱乐乐团携手演绎了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今年年初,他又与上海爱乐合作,在同一场音乐会中呈现了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和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

或许正是因为经历过人生的起伏,孔祥东格外相信音乐和爱的力量。“在语言不足以抵达的地方,音乐更能显示出它的神妙。”

昨天的这场音乐会,在孔祥东看来,意义已经远超一场演出,而是在音乐中完成的一次精神交流。“今天的人们压力都很大,音乐已经不仅是用来聆听的,也是用来疗愈心灵的。”

“而且这样惠民的音乐演出,让更多市民可以走进音乐厅了,这对于全民音乐普及和文化素养提升有很直接的帮助。更重要的是,价格降下来了,音乐会的质量却并没有打折扣,这是一种双向奔赴。”孔祥东补充道。

这场演出之后,8月15日,孔祥东还将亮相印芝钢琴独奏音乐会,以特邀嘉宾的身份与青年钢琴演奏家印芝合作,演绎德彪西的钢琴四手联弹作品《小组曲》,将音符的力量继续带给更多市民观众。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王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