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初体验
晨报小记者 王爰媛
(上海市第六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四年级)
世界读书日前夕,我来到复兴公园进行街头采访。因为是第一次,来的路上我的心里一直有个小人在说话:“讲得不好当众出丑怎么办?”“有人拒绝我的采访怎么办?”“完不成采访任务怎么办?”怀着忐忑的心情,我和队友出发了。
首先,我们来到儿童乐园,打算采访一位带孩子的家长。经过一番观察,我先锁定目标——一位正在看手机的爸爸。他悠闲地靠在椅背上,跷着二郎腿,一手支着脑袋,另外一只手的手指时不时滑动几下手机屏幕,好不惬意!我怀着七上八下的心情走上前问道:“叔叔您好,我们在开展‘书香飘万家阅启新征程’世界读书日采访活动,请问,您可以接受我们的访问吗?”他竟然同意了,我的心情放松了些。但还是低着头,看着稿子,有些结巴地念道:“您更喜欢纸质书还是电子‘薯’呢?”尽管,我一直念错字,但他还是非常认真地回答着我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仔细的倾听让我变得越来越专注,忽略了周围嘈杂的人群;采访中的互动让我的头脑变得更加清晰,提问的表达也越来越熟练。随着采访的深入,我慢慢地适应了街头采访的环境和感觉,变得自信起来,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我的第一次采访。
接下来,我们来到马恩雕像附近。这里是整个公园里热闹的地方,到处都能见到老人们的身影。有的在打羽毛球,有的坐在长椅上边晒太阳边聊天,还有的在跳广场舞。在这里,我兜兜转转了好久,终于在忙碌的人群中,看到了一位相对来说比较清闲的中年市民。比起第一位,采访这位市民的时候,我明显更加淡定了,在语速、表情等方面都更加自然。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觉得做小记者很有挑战,但也很有趣。挑战是因为要战胜自己心里的各种害怕,勇敢地表达;有趣是因为通过采访,能够了解不同人的不同看法,发掘日常生活中不太容易注意到的小细节。这真是一次难忘的小记者初体验啊!
我真了不起
晨报小记者 周允舜
(上海市徐汇区逸夫小学 三年级)
劳动节一大早,我来到复兴公园参加街采活动。
公园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录音机里的音乐声,老年合唱团的歌声,孩子们的欢笑声,不绝于耳……与热闹的环境相比,我的内心却十分忐忑,“一会儿,我该找哪些人采访?他们会不会接受采访呢?”无数的问号涌上心头。
我六神无主地搜罗着来往的行人,终于锁定一个坐在长椅上的爷爷,我战战兢兢地走上前,手里紧紧拽着采访纸,支支吾吾地说:“爷…爷…,我想采访下您!”爷爷似乎听不太懂,对我摆摆手。眼看第一个采访对象就被拒绝,我心里的挫败感油然而生。
我垂头丧气地走向同伴,他们见状,立刻鼓励我。小杨拍着我的肩膀说:“我第一次也这样,不要害怕被拒绝。”小沈接着说:“你说话再大声点,就好了!”我长舒了口气,暗自下定决心:“我一定可以完成任务。”刚巧一个男孩经过,小伙伴推推我,我略微一犹豫,走到他面前,润了润嗓子说道:“小弟弟,你能接受我的采访吗?”弟弟看了看妈妈,笑盈盈地点点头。顿时,一股亲切感油然而生,我似乎卸下了紧张,声音也变得更加洪亮了。我凑近脑袋,不紧不慢地按照顺序问着问卷,小弟弟也耐心地和我一问一答。不一会儿,第一份问卷就顺利完成,同伴们给我翘起了大拇指。
我重获信心,步伐也变得轻松,心想:“原来采访并没有那么可怕”。接着我又采访了一位小姐姐和一位老伯伯,这次的采访更加得心应手,就连一旁的路人都对我连连称赞。看着手中完成的问卷,我心里很有成就感,像极了一只得意的大公鸡,大摇大摆地走向集合地。
第一次街头采访让我克服了腼腆和恐惧,在小记者的成长道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我真了不起!
我的新任务——老带新
晨报小记者 夏语杨(中国中学 六年级)
复兴公园里,世界读书日主题街采活动即将开始。作为“老记者”,对于现场如何物色“面和闲暇”的采访对象,掌握采访时的语音、语速已有了些许心得,正想着这次能单枪匹马尝试挑战任务时,我却接到了新任务——老带新,与一位新的小记者共同完成采访。
随着褚老师一声计时令下,我立马带着队员奔赴一早踩好点的儿童游乐区。那里有许多带着孩子的年轻家长,相信他们会更加愿意接受采访。队员妹妹是个文静且慢热的女孩,这是她的第一次街采,所以我脑补起我第一次采访时那些心中的胆怯与退缩的小心思,提前一步帮她做“心理建设”。
“妹妹,我们一上去就要大方表明自己是晨报小记者的身份,并快速说出采访主题。如果对方还有点犹豫,可以看着他们说明,采访时间很短,问题很简单。”
果然,在儿童游乐区,我们非常顺利地完成了既定任务,我俩对视一笑,信心更足了,决定到公园的中心位置去采访些老年群体。可出师不利,第一次就遭到拒绝,但活动前老师就告诉过我们,从没有一个不被采访者拒绝过的记者。从最初的我说她做,到现在的共同谋划,我们很快就开启了新一轮的采访。现场由于合唱声、伴奏声此起彼伏,爷爷奶奶们的听力也不佳,我们就放大声音蹲下来凑近老人们,这样他们就能边看文字边回答。
随着一次又一次细节的改进,我俩也越发得自信,开心的“红色小马甲”像蝴蝶般穿梭在复兴公园的人海中。
这是我第一次学习带着新伙伴采访,从彼此生疏到信任默契,让我领悟到如何与不同性格的人相互配合,做到同频共振,将已有的能量传播给他人。那就让我们在小记者学习的道路上一起敢于试,大声说,不气馁,多实践!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王爰媛/周允舜/夏语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