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15分钟逛公园!闵行这里打造“公园街道”,再造多个公园,融入文化、体育等做“公园+”

未来,漫步闵行浦锦街道,15分钟生活圈里就有公园可逛,或是口袋公园,或者综合公园。记者获悉,浦锦街道正规划东西南北中5个综合公园,点缀20个口袋公园,用30条绿道串联城市和乡村,打造“公园街道”。每个公园还融入文化、体育等内容,凸显“公园+”。

融入文化、体育等,5个综合公园打造“公园+”

浦锦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街道现有12个社区公园,规划在东、西、南、北、中再打造5个适合全年龄段游玩的综合公园。这5个综合公园每个都有主题,并融入文化、体育、科普、安全等内容,打造“公园+”和“+公园”。

东部将打造的是陈行公园,借助公园附近上海戏剧学院的优势,计划引入文化表演和园艺教室等公益活动,彰显“+高校、+园艺”的公益属性。据悉,陈行公园位于浦星公路西侧、陈南路南侧,始建于1999年,现占地3.6公顷,正进行改扩建,改扩建面积2.1公顷。在改建过程,将打开公园围墙,实现公园和城市街区无界融合,计划今年完成改扩建。

陈行公园效果图

西部打造近浦乡村公园,这个公园对黄浦江水源涵养林进行改造提升,打造林地慢行系统,形成“森林观鸟”“田园休憩”“林间民居”“宜教宜乐”等多功能融合。

南部将打造浦鸥公园,公园建设规模约10.42公顷。园内布置春花溪街、宿根花谷等场景,同时学习《陈行村志》,从中提取本土文化,设置“梓乡十六景”等,建设浦锦水绿交融的文化生态公园,体现“+生态、+文化”的独特魅力。

北部将打造浦锦民俗文化公园,公园是庞家南荫堂历史保护建筑所在地,用地面积约0.54公顷。公园在设计时深度挖掘了当地的民俗文化、生活习俗、村史典故、非遗沪谚,使公园与历史建筑在环境上相融合、体现“+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中部将打造浦锦中央公园,建设规模约11.83公顷,定位为浦锦中央城市会客厅。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建设科普展示馆、社区文化馆、体育活动馆等,充分展示“+科普、+体育”的理念。

浦鸥公园效果图

再建9个口袋公园,每个公园都一个主题

口袋公园是城市微更新的重要内容,浦锦街道现有11个口袋公园,规划再建9个,一个公园有一个主题。

比如,锦趣园面积约10.8亩,以绣球为主题花卉,绿地景观、儿童游乐、自然科普错落有致,打造有自然亲和力的宜人绿色空间。

锦翠园面积7.87亩,为周边居民提供花园式散步的感受。锦翠园二期面积5.15亩,以香樟为主题,结合周边居住区的中式风格,通过解构“中式”,打造浓翠流光的街头绿地。

锦杉园面积8.76亩,突出杉林特色,结合周边五官科医院,打造以健康卫生为主题的生态绿地典范。

锦习园和锦香园同样融入健康生活理念,打造高品质街头绿地典范。

悠乐园

锦香园

浦锦街道是上海市园林街镇、首家上海市社区园艺师示范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构架“1+5+20+30”的公园网络体系,“1”即浦江郊野公园,“5”即5个综合公园,“20”指20个口袋公园,“30”指30条绿道,这些绿道串联公园,串联城市和乡村,让街道变身全域公园,美丽宜居社区,助力上海“公园城市”建设。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郁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