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感慨一出,引发了不少人的共鸣,也让很多喜欢这一服装品牌的人疑惑,难道ZARA要撤出中国市场了吗?以后还能到哪里去买到、试穿到Zara的衣服?
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致电向ZARA,相关负责人的说法与品牌方此前给出的回应一致,对方称“网传ZARA撤出中国为不实消息”。“我们正在不断优化和升级门店,通过开设更大规模的门店,同时配备高效的数字化创新技术,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加整合地、数字化体验。“
沪上多家门店已关闭,实探店内并没出现抢购
有相关工作人员确认,ZARA品牌近期的确在上海、惠州、东莞等城市关闭店铺,其中后两座城市在店铺关闭后,再无ZARA实体店。
ZARA闭店在上海已经发生过多次——
除了4月2日关闭的宝山万达门店外,曾经作为ZARA内地首店的南京西路店也一直关闭,至今店铺仍然空置,没有开出新店。
在港汇地铁主入口的ZARA门店也被lululmon所取代,不少市民路过时仍在感慨,“难道是效益太差?ZARA怎么就在港汇开不下去了呢?”
目前在上海,ZARA共有12家门店,其中南京东路店为旗舰店,时代广场店陈列着甄选最新款服饰,太阳宫店是占地面积最大的门店之一,七宝万科广场店、南翔印象城店、松江印象城店是3家“市郊店”。“根据每家店的定位,不同店铺的服装款式都会有所不同,但每周2次的上新频率是全球统一的。”
品牌相关负责人还透露,接下来在上海,南京东路Zara旗舰店将进行重装升级。
在上海,ZARA线下门店真的有很多人扫货,甚至出现了抢购吗?记者前往沪上多家ZARA门店,发现并未出现明显的前往门店扫货的人流,也没有抢购的现象。
一位与朋友结伴走进购物的市民告诉记者,她以前一直喜欢在这家店逛,最近换季,想要添置春款新衣,所以一起来逛一逛,关于ZARA闭店、撤柜的消息暂时还没有看到,不过“如果真的推出中国,其实还蛮不舍的,因为一直很喜欢在ZARA花快消服装的钱,买到大牌设计感的衣服”。
可以看到,不同于传统的服装品牌,ZARA的店内陈列摒弃了传统的密集衣物摆放和陈列的方式,展示空间更加开阔,陈列格局更加有自由感,自助结账、互动大屏等科技元素带来颇为现代的购物感,除了服装外,首饰、包包也通过搭配成套呈现,能带来一些搭配灵感。
“因为ZARA的衣服不搭配好,真的很难挑”,年轻的耿女士是ZARA的忠实粉丝,在她看来,zara的衣服和优衣库、GU等快时尚品牌衣服一样,随便陈列的情况下很容易被淹没或者忽视,买衣服很难“淘”,而优秀的陈列和搭配拥有让人们发现ZARA的衣服自身设计感的“魔力”。“之前我看到一件很普通的背心,本来都没有试的欲望,看到它的搭配之后,学着它的穿搭叠穿,一下子就眼前一亮。”
工作日的下午,市郊的ZARA门店内选购人数并不太多,不过,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在清明节期间,长宁龙之梦ZARA店内,一度遇到过试衣间需要排队的情况,想要试穿衣服,但试衣间排队目测要等30分钟以上,张女士只能在外面试穿外套。
每周都有直播边走秀边带货
与门店数量缩减不同的是,ZARA在线上电商和直播销售发力较猛。去年ZARA在上的一场长达5小时,直播上了热搜。直播间里,超模领衔,多机位镜头跟随模特与主播穿梭于多场景中,将试穿、讲解环节与走秀融合,呈现干净、高级的视觉观感。其直播间的高级感打造,让网友们纷纷大呼 “高级麻了”,很有大牌感,让人有探索欲。
尝到一夜涨粉62万的“甜头”后,ZARA每周四都会进行一场抖音直播,边走秀边带货。
而细细研究ZARA的设计,发现当下不仅有奢侈品大牌的“平替”,也有独立设计的中国传统跨界。
一直以来,ZARA常被看作一个性价比较高的大牌设计的平替,可以看到不少对标高端奢侈品,与知名设计师合作打造新款产品等的做法。
去年11 月进博会期间,ZARA还宣布将与中式生活方式品牌喜行乐合作,双方计划在中国新年期间推出联名系列。此外,不断推出的推出多款“高级灰”“美拉德风”“老钱风”,在不同价位的产品上都能找到“奢侈元素”的身影。
去年年底ZARA还和中国本土设计师品牌联名,以龙年传统元素为灵感,把新中式美学带入了服装与配饰之中:在蟠桃、翔龙的加持下,卫衣、长裤、针织外套成为新年时髦单品;而飞上发髻的蝴蝶抓夹、蟠龙形状的耳环与项链作为搭配单品,被加以现代潮流视角的传统文化进行解读,诠释更具摩登风采的东方之美。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