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街道丨向“飞线”充电说不!新上岗的充电桩让这个小区幸福感“提档”

“宝,充电虽好,可不要撑着哦”“宝,你充好电后我来充,大家一起实现‘充电自由’”近日,位于宁波路138弄201号宁新小区新建成的非机动车棚内,两则幽默风趣的标语吸引了居民们的注意。

3月6日早上10:30,宁新小区新安装的充电桩在经过调试和通电后正式启用。居民魏先生成为第一个尝新的人。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他扫码进入充电页面,选择了对应的端口和套餐后,他的非机动车充电器立马亮起了两个红点,“又快又方便!”仅仅五个字,便是居民对这项服务工作的肯定,从车棚始建时,魏先生就在期待可以正式使用的那天。他所居住的宁新小区是一个商居混合小区,不仅有二级旧里房屋,还有一家菜场,以及沿街的许多小铺,非机动车是居民们日常出行的主要工具,但由于地处中心城区,且并没有充电桩,“飞线”充电和非机动车上楼充电问题屡禁不止。前段时间的小区火灾事件更是引起了诸多居民的重视,非机动车安全隐患成为了许多居民的心头大患。

在“Morning 外滩”主题活动走访中,山北居民区收集到了许多居民和商户的非机动车充电需求。前期,山北居民区在与相关部门进行了大量调研后,在小区里划出了两块充电区域,共设置了14个充电桩,希望可以通过安全充电方式,满足居民的日常充电需求,消除非机动车安全隐患。

在此前的山北片区非机动车安全隐患专项整治会议上,整治小组对于片区的充电桩安装和管理曾有过激烈的讨论。“居民在看到非机动车禁止上楼公告后,也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充电桩何时落地,启用后如何管理等,我们也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来解答居民的疑惑。”山北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林维敏说道。车棚建成后,因为线路问题充电桩迟迟通不上电,为此,山北居民区积极与街道相关部门沟通,与电力公司在反复调试后,终于在3月6日通上了电。“由于周边还有很多商户,我们也要考虑到他们的需求!”为此,大家决定在白天的时间,将靠近商铺的车棚划分给店家以及外卖小哥们使用,另一片区域划分给居民使用,满足多元群体的共性需求。

改造停车棚和加装充电桩仅仅是第一步,如何真正解决居民难题和杜绝安全隐患,必须依靠长效管理机制。首先,山北居民区清理了小区内的僵尸车辆,为不需要充电的非机动车预留出充足的位置;其次,在两处车棚张贴上亲切的标语,提醒大家充完电及时开走,为更多的居民提供便利;第三,物业也将在宁新小区增加一名保安轮流看管车棚,及时提醒充完电的车主挪动位置,疏导多人充电需求的冲突等。

“一个月后,希望居民能够在我们的规劝和引导下,逐步自觉养成规范、安全的充电习惯,让大家都能实现充电自由。”林维敏表示,后续还将在物业的协助下,在居民楼中安装电瓶车阻碍器,防止电瓶车上楼,持续整治“飞线”充电现象,在人防技防结合下,实现长效治理,确保非机动车停车、充电有条不紊,提升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下午5点,下班的居民们回到小区,围绕着充电桩又展开了新一轮的讨论,“还挺便宜的,1块钱能充4个小时。”“蛮好的嘛,还能显示剩余充电时间。”……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胡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