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街道丨一声问候满载爱与牵挂,一通电话牵出暖心真情

2023年11月底的一天深夜,手机铃声响起,宝兴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徐丽华从睡梦中惊醒,电话那头传来了宝兴搬走多年的老居民王阿婆哽咽的声音,“徐书记,老头走了,剩我一个人了……”徐丽华安慰王阿婆道,“不要着急,王阿姨,有什么需要居委会帮助的您尽管说,我们一定尽力而为。”

就在电话打来的一个月前,王阿婆相濡以沫多年的爱人在缠绵病榻后离世,王阿婆悲痛的心情无以言表,深夜久久无法入眠,犹豫多时还是拨通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娘家人”徐丽华的电话,向她倾诉了难以放下的心事。

2002年宝兴居民区东新大厦刚建成时,王阿婆与爱人就搬进来住了,十多年间,两位老人颇受左右邻居和宝兴居委的照顾。但随着年龄渐长,频繁就医的需求让当时已经退休,且子女不在身边的两位老人产生了一些养老的压力。2015年,经过慎重权衡,两位老人依依不舍地将东新大厦的房子卖掉,住到了宝山区郊外的一家养老院里。尽管已经搬出去多年,徐丽华依然经常通过电话和微信关心他们的近况,两位老人也时常问起社区的工作。

哪知天有不测风云,王阿婆的爱人在养老院溘然长逝,身在外地和长居国外的子女急忙赶回两位老人身边,以悲痛的心情处理完了老人的身后事。因为没有留下遗嘱,老人身后财产继承问题成为了一件必须解决的事情,三个子女都表示愿意放弃,将遗产留给王阿婆养老。但是去公证处公证时,办事人员表示,到户籍所在地的法院判决更具有法律效力,因此王阿婆想去一趟黄浦区人民法院办理。

考虑到王阿婆年事已高,且一只眼睛视力严重模糊,徐丽华想到了“外滩法官小巷行”活动中与宝兴居委结对的法官,于是徐丽华向王阿婆说道,“王阿姨,不用您一趟趟跑远路了,我帮您联系跟我们居委结对的法官,让她尽快帮您处理好此事,您放心吧。”了解了情况后,黄浦区人民法院的法官积极与王阿婆和其子女对接。但正值此时,女儿又透露了一个令人难过的消息,养老院医生告知她,王阿婆已经处于阿尔兹海默症中期有段时间了。

尽管老人日常交流生活并无障碍,但是法院还需要评定老人的身体状况、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等。法官提议,女儿可以提出申请,作为老人的监护人处理父亲的遗产。因为女儿常年定居国外,提出申请一事也需要时间,她又不能一直陪伴在母亲身边,宝兴居民区担负起“娘家人”的责任,将关心王阿婆的事情写到了日程表上。

“Morning 外滩”主题活动开展期间,徐丽华带着暖心的慰问品去养老院看望了王阿婆。慰问当天,远远地,徐丽华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立马跑上前去,王阿婆紧紧握住了徐丽华的手不肯放,老邻居见面,两人眼睛里都有莹莹的光亮。

“好久不见,您最近怎么样?”“好着呢,就是对你们尤其挂念。”时光将王阿婆的身形雕琢地愈发苍老与消瘦,但却没有削弱居委与居民之间难以割舍的感情,王阿婆一遍又一遍地诉说着她对往日的怀念,并带着一行人将养老院的设施都逛了一遍,临走时还想要留他们吃一顿午饭,“子女不在身边,你们就像家人一样给了我温暖的依靠,真舍不得你们走呀!”徐丽华也表示,年前他们看望了许多之前的老邻居,他们有些硬朗依旧,有些也发生了一些坎坷,通过慰问,宝兴居民区对更多党员和居民的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最好的反馈。

本次“Morning 外滩”主题活动中,宝兴居民区通过走访对于人户分离党员情况进行了更加深入细致地了解,同时深入辖区内独居老人、残疾人、困难党员群众等家中送去关心,开展腊八送粥,元宵送汤圆等活动,不仅把新年的第一声问候带到居民家中,也把暖心的服务送到他们心坎上,不断提高社区服务居民的质量,让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连心桥”愈发稳固。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胡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