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人工智能开启新的“涌现”周期,AI为生命赋予新的定义,量子技术挑战人类调控微观世界的能力极限。当技术驱动为新商业的未来带来无限想象,科技、管理与文明的思辨亦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近日,“瞰见未来”2024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新年论坛在复旦大学相辉堂隆重举行。中科院院士、ChatGPT核心研发科学家、管理与人文学者、科创企业家、新物种企业创始人齐聚一堂,在跨学科展望中探讨人类如何在物理世界建造,在精神世界扩容,激荡科技创新思想,共话人文历史启悟,站在时代新起点,打开通向未来之门。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科智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何积丰发表《人工智能重塑人类未来》主题演讲。他指出,AI与实体经济紧密相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数字孪生,第二是智慧工厂,第三是工业互联网。何积丰院士表示,在新兴技术驱动下,工业软件的核心优势是对模型的最优复用。模型来源于工业实践过程,来源于具体的工业场景,是对客观现实事物的某些特征与内在联系所做的一种模拟或抽象。何积丰院士还提出,在人工智能不断改变人类社会的今天,人要专精自己的优势和专业领域,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思考如何把AI应用到自己的专业中,提高自己的产出效率。同时,不断接收新信息、拥抱新变化,拓展自己的事业,接触更多的人和行业。
“如果没有科创的成功实践,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将成为空想。”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教授发表《以管理创新促进科技创新,成就中国未来》主题演讲。他指出,科技是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基础,如果没有自主的科技实力,中国的传统产业将无法转型升级,形成世界级的竞争力,新的产业革命也不可能爆发。
“教育体制上讲,中国未来要成为一个创新国家,就要从基础教育到大学教育进行全面反思。”陆雄文院长强调,科创要开辟、成就中国的未来,就应在理念、制度、政策、模式、方法上寻求突破与创新。“大胆地破,大胆地立,才能够去创建一个有利于科创实践与成功的友好环境。简单来讲,就是要以管理创新,包括微观、宏观两方面的管理创新,去促进科技创新的进步。”
展望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前景时,陆雄文院长表示,如果在人工智能得到大规模应用,那么中国的产业升级将成为全球经济重要的增长引擎。“全中国的管理学者应共同来研究科创管理问题,科创管理理论创新不仅将直接指导中国的科创实践,而且也为全世界的管理理论创新贡献我们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