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这一年,这些新闻记录了上海社区的“高质量发展”丨2023社区晨报十大新闻出炉

2023年,充满挑战,光影交织。

2023年,上海牢记总书记的嘱托,215个街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坚守“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服务宗旨,将“十五分钟生活圈”的理念深入到城市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2023年,作为上海社区媒体的先锋,《社区晨报》不仅记录和见证了这些基层社区的感人故事和治理步伐,而且将充满城市活力的新闻报道每周汇编成“上海社区前沿·红榜”,通过官方微信“上海社区发布”以及周到上海客户端向外界传播。

2023年,“上海社区前沿·红榜”栏目累计发布42期,忠实记录着这座城市里社区每周发声的新闻,成为上海基层干部每周必读的“工作指南”,也是深受广大市民朋友们喜爱的“一周热榜”。

新年伊始,《社区晨报》和《新闻晨报》的50多名一线采编人员联袂20名晨报社区观察员选出了10条过去一年中我们印象最深刻的社区新闻。

2023年上海社区十大新闻如下(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关键词:绿色生活

《“空中菜园”种出社区治理新路径》

@黄浦区小东门街道

摘要:小事连着民生,民生连着民心。近年来,小东门街道不断优化社区微治理机制,做强微网格党建,引导居民共建共治,把基层治理和服务的触角进一步延伸到居民生活的细枝末节处。

链接: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详情。

《莘庄打造“家门口”的“小确幸”》

@闵行区莘庄镇

摘要:“以前很喜欢赏花,但从来没有种过花,社区内能有一片土地让居民自己参与种植,也是圆了我的‘花农’梦。”家住25号楼的张女士表示,除了参与每月的护绿活动,她还会请教社区内有种植经验的居民,向他们学习如何养花,希望自己也能够照料好“家门口”的一小片花圃。

链接: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详情。

关键词:文明实践

《从“铃”声听到“邻”声》

@黄浦区外滩街道

摘要:山北小区的居民们惊喜地发现,小区的名字换了,恢复了民国时期的老名字——“如意里”,就连小区里这座承载了居民记忆的凉亭也有了一个新名字,叫“如意廊亭”。

链接: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详情。

关键词:自治共治

《曹杨新村街道打造“同心巴士中转站”》

@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

摘要:虽名为“巴士”,实则是一种“物物交换”的理念。它是通过社区热心楼组的动员,由居委会牵头汇总社区闲置物品资源,把一些平时不常用,但偶尔又需要应急的东西,公布到“同心巴士中转站”资源地图。兰岭园的居民只需要打个电话,就有社区信息员告诉他所需要的东西在哪家哪户,并提供其联系方式,通过简单的交接,即可获得所需物品。

链接: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详情。

关键词:社区食堂

《斜土社区食堂飘出“幸福味道”》

@徐汇区斜土路街道

摘要:中午11点不到,居民已陆陆续续来到医学院路52号的社区食堂里排队。“来晚了就怕没菜了!”居民们边走边说。“社区食堂就开在家门口!对于我们老年人来说,这里价格实惠、干净卫生、菜品丰富,更重要的是米道老好了!”斜土居民严阿姨谈起医学院路52号社区食堂时,竖起了大拇指。

链接: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详情。

《全市首家光明城市厨房社区食堂示范门店落地水城路》

@长宁区仙霞新村街道

摘要:每一个上海家庭的饭桌上,都一定出现过光明的产品,或是奶制品或是蔬菜。最近,光明发挥产销一体化优势,在水城路打造全市首家社区食堂示范门店。

链接: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详情。

关键词:文化魅力

《新泾镇这本“有声书”点击超11000次》

@长宁区新泾镇

摘要:“岁月更迭,时代变迁,曾经的土屋瓦房、田垄泥埂,成了如今林立高楼、康庄大道,乡村的旧貌换了城市的新颜……”打开“绿色新泾”微信公众号,一档名为《吾心归处——百年百人话新泾》的有声读物点击量颇高。这本“有声书”由生于斯,长于斯的“老土地”们通过口述、笔录汇集而成,讲述者有非遗传承人、老师、律师、摄影师、企业职工……他们结合各自的记忆、经历,呈现了一部多元、立体的新泾镇发展史。

链接: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详情。

关键词:旧改征收

《“旧改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静安区天目西路街道

摘要:随着蕃瓜弄小区旧改工作的层层推进,搬场工作已进入尾声,这天,居委干部蒲春正在等一位居民,王春平。他昨天答应了居委干部第二天会来交房、交钥匙,蒲春发现他手机停机,还帮他充了话费,这答应好的事他怎么又不来了呢?

链接: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详情。

《老旧小区迎改造 幸福生活在路上》

@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

摘要:作为《上海市旧住房成套改造和拆除重建实施管理办法(试行)》发布后,全市首个体量最大的旧住房拆除重建改造项目,也是黄浦区首个落实“两旧一村”实施意见后的旧住房(小梁薄板结构)成套综合改造(拆除重建)项目,备受关注的“保屯路211弄项目”,在签约首日签约率达98.29%,实现了高比例生效。不久的将来,这里的房屋将以精装修的形式交付,墙面、地板以及厨具、卫生设施等都会预装好,居民只要自购家电、家具,即可实现“拎包入住”。 

链接: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详情。

关键词:公共座椅

《江宁新增18处51把公共椅,每把都有“小心思”》

@静安区江宁路街道

摘要:最近漫步在江宁街头,路边全新亮相的公共椅有没有引起你的注意?座椅多在学校、公交站附近,希望给老人孩子打造一个可以坐下来的温暖街区。

链接: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详情。

《15把认捐公共休憩座椅落地静安区曹家渡街道》

@静安区曹家渡街道

摘要:清晨,在静安区的曹家渡绿岛花园里,已然聚集了不少阿姨爷叔,跳广场舞、打太极拳……自今年年初这个城市口袋公园改造完成后,这一小方天地就成了周边老人们晨练的不二之选。而近日,口袋公园里突然出现了一些“新朋友”——10把外形雅致的休憩椅。

链接: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详情。

关键词:垃圾分类

《“新时尚”成新景观,焕发社区新活力》

@虹口区欧阳路街道

摘要:最近,德阳花苑小区生活垃圾厢房及周边环境靓“出圈”了。在步入式便民投放厢房内,投放区、存桶区、洗桶区“泾渭分明”,排水沟、防滑地砖、工具箱、有害垃圾精细化分类收集容器“一应俱全”,排气扇、除臭净化器、无接触洗手池、防水插座、节能灯具、灭火器等“妥妥安置”。

链接: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详情。

关键词:无障碍服务

《有爱无“碍” 完整社区为特殊群体幸福生活“加码”》

@静安区临汾路街道

摘要:2023年9月1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次就无障碍环境建设制定专门性法律。临汾路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为基层治理赋能,全面推进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一方面深入特殊人士家庭,通过增设扶手、护墙板等设施,改善其居家环境,不断提高残疾人家庭无障碍环境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对重要公共服务场所进行无障碍改造,提供人性化无障碍服务,“一键叫车”“数字公话亭”等设施,可以随时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服务。此外,街道还开设了老年智能手机课堂,推动信息化和无障碍环境深度融合,让更多居民享受到数字化转型的便利。

链接: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详情。

关键词:小区众筹

《聚龙大厦小区持续推进续筹维修基金工作》

@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

摘要:27年前,在铁路上海站附近一片低矮棚户区中,一座高24层、南北通透、设施齐全的商住两用楼,拔地而起。随着时间的推移,聚龙大厦的许多公共设施开始逐渐老化,问题频出,扰民事件不断,其中“罢工”最厉害的当属楼里的两部电梯,屡次上演惊魂一幕。

链接: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详情。

《社区晨报》简介:《社区晨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新闻报社出版,面向上海广大社区的创新型平面媒体。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赵红羽 吴佳逸 黄琪 方雅欣 李洁 蒋帆帆 廖荩薇 武钢 叶凝 沈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