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木版年画 看名家书画-上海鲁迅纪念馆本周双展开幕

上海鲁迅纪念馆本周相继迎来两个新展,分别是“版化万象——木版年画展”和“天地灵气——传统艺术中的二十四节气展”。

木版年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是雕版印刷术与绘画、民俗及其他艺术有机结合的民间艺术作品。

鲁迅从小就喜爱年画等传统民间艺术。1月23日,由上海鲁迅纪念馆、中国印刷博物馆共同主办的“版化万象——木版年画展”在上海鲁迅纪念馆萌芽厅展出,展期至3月10日。

展览分为“崇天敬地 驱邪纳福”“司门守卫 祈佑平安”“托物寄愿 祈吉纳祥”“寓教于乐 教化育人”“烘托气氛装点环境”五部分,分门别类展示来自河南朱仙镇、山东潍坊、河北武强、天津杨柳青等地的神像人物、文武门神、吉祥纳福、故事教化、窗花装饰五类木版年画,让观众在喜庆祥和的新春氛围中,于这些线条流畅、造型生动、主题突出、装饰性强的年画中感受传统优秀民俗民风、追忆乡土情怀。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规律,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承载着人们对天地、对生命的思悟,也激发人们的艺术创作灵感。有关节气的诗词、书画、器物,将节气变为可见、可感、可触摸的具体呈现,为世界增添了无数熠熠生辉的珍宝。

为弘扬和保存优秀的传统文化,上海鲁迅纪念馆与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于1月25日-2月25日共同举办“天地灵气——传统艺术中的二十四节气展”。

展览特别展出了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收藏的文物共计60件(组),包括吴昌硕、张大千、陈之佛、谢稚柳、唐云等名家的书画作品21件以及唐月宫纹镜、明铜错金银甪端香熏等杂项14件(组),从清康熙到光绪年间的瓷器16件、玉器9件。另外,展览设计制作二十四节气展版24块,传播和普及传统美学、二十四节气相关知识。

晨报记者 严峻嵘 摄影报道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严峻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