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奇豫记”海经篇1月21日亮灯 富贵鱼“卢美琳”已被做成表情包

这两天,关注豫园灯会的市民游客发现,九曲桥下的莲花池“彻底满了”,而且,里面有一位贵客很面熟——这不是“卢美琳”嘛!

你看那池里的一尾红鱼,说是鱼,却有了人的姿态,妖娆妩媚。那神情,活脱脱就是《繁花》当中的“卢美琳”嘛!

(网友供图)

豫园灯会进展如何?1月11日傍晚,晨报记者在豫园商城中心广场看到,以甲辰年生肖龙为主题的主灯组仍在搭建中,四周的围挡上,金红的巨龙盘旋而来,画面中央是龙飞凤舞的“山海奇遇记”字样。

主办方介绍,今年灯会的主题为“山海奇豫记”——海经篇,一共包含5个篇章的主题灯组。并且,今年整体灯会的灯组搭建难度尤其巨大,可以称之为豫园灯会的“史上最难”。

1月21日晚,上海豫园灯会将正式亮灯,持续至2月29日结束,共计40天。

生肖龙现身海洋动植物王国

“龙”“山海经”“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所有灯组从设计到策划围绕的关键词。

豫园商城百翎路入口被装饰成一个巨型龙头, 记者与游客一起从龙头下穿过。2号门的上方则是一枚打开的蓝色贝壳,环绕它的是海马、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

主办方透露,此次灯会的五大主题场景将打造深海与河图之象,呈现生肖龙与浩瀚海洋动植物王国和谐相处的奇境。

华灯初上时,周围的灯光映照着新近搭建完成的灯组,增添了梦幻气息。游客聚集最多的九曲桥区域,人们惊叹:“大白龙太惊艳了,好萌!”只见白龙盘身于荷花池上,神情透着丝丝妩媚。

九曲桥畔的灯组整体部分为“海错翩然、星汉灿烂”。白龙四周鱼群摇曳,整个荷花池显得满当当的。游人徜徉在亭台楼阁间,看浪卷云舒。

绮梦幻境中,生灵们也各有各的名字。人气最高的当然是已被网友做成表情包的网红“卢美琳”了。这尾红鱼打扮富贵,表情傲娇,官方起的名字叫“贵妃靓靓”,倒也贴合。

“神龙鲨鲨”与鲨鱼同色,看起来像鲲,从水中跃起。“躺平丝丝”仰面朝上,遥望天空,不知在思考什么。

“梅花鲨鲨”顾名思义,身上有金色的梅花纹,穿行于水草间。锦鲤模样的“鱼龙小子”和龙头鱼身的“小胖嘟嘟”伴着翩然跃起的“龙马公子”,“帅气鱼龙”“夹甲鱼”“灯笼鱼”各自摇曳。

灯是静止的,组合在水面上却仿佛有了动画效果。动物们的萌萌神态,也成了豫园现成的表情包。记者发现,距离正式亮灯还有好几天,社交媒体上,打卡过豫园灯会的网友们已经将各式攻略整理好了。有人设计了速刷路线,有人研究出“最美打卡机位”,乃至豫园City Walk要尝哪些美食,如何集章,都有人分享经验。

“一夜鱼龙舞”见证“史上最难”搭建

豫园灯会是上海的一张城市名片,自1995年首次举办以来,成为标志性的新春民俗文化活动, 2011年正式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揭开今年豫园灯会面纱的,是由非遗传承人魏增产团队制作完成的“一夜鱼龙舞”主题灯组。凝晖路上空,缤纷多彩的鱼群汇聚成游龙回旋之姿,游走在飞檐斗拱之间,一如辛弃疾词《青玉案·元夕》所描绘的元夕灯会繁华之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主办方介绍,“一夜鱼龙舞”主题灯组共有400多条鱼构成,其中最大的将近4米长,最小的约80厘米长,形态各异,色彩万千,数十位点灯人用了近两周时间才成功点亮。

豫园商城晏海阁前,高9.5米、宽10米的巨型龙灯也给市民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它由纯手工制作,并于现场拼接完成,安装时间是去年12月20日凌晨,在气温跌破冰点的寒夜,施工团队小心翼翼地进行了吊装。

巨型龙灯的设计制作者是90后海派剪纸传承人李诗忆及其团队。这也是晏海阁迄今为止安装过的最大的灯组,龙尾藏在飞檐后面,“扫”到了旁边一栋建筑。天黑之后,灯光亮起,巨龙栩栩如生,气势震撼人心。

在巴黎,打造上古东方神话世界

当 “一夜鱼龙舞”灯组在上海豫园点亮,正在法国巴黎举办的“山海有灵”豫园灯会与之遥相呼应,将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

入夜,60架大型灯组和2000余盏华灯在巴黎风情园亮起,观众穿过龙门,走进神秘奇幻的上古东方神话世界。鲲,来自《庄子》名篇逍遥游,入水后化为鹏鸟,拍打翅膀就能飞行万里,寓意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应龙是上古“战神”,出自《山海经·大荒北经》,象征勇气与力量。文鳐鱼形似鲤鱼,鱼身鸟翅,白头、红嘴、苍色斑纹,夜里时常跳出水面飞翔。青丝鱼即海鲤,《海错图》中也有它的身影。

这些神兽承载着各具特色的文化色彩与精神寓意,共同构成“山海有灵”灯组。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山海经》在异国他乡徐徐翻开,为了方便当地人熟悉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华人团队“巴黎小橙子”还将整理好的神兽信息发布在社交网站上,配上对应的照片。

灯与灯之间,穿插着中国武术、民族舞、传统杂技、川剧变脸等中国传统艺术节目。和灯组一起集体亮相的,还有国产消费品牌和中华老字号。南翔小笼制作技艺第六代非遗传人游玉敏领团队,让巴黎观众端起南翔小笼一饱口福。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和中法文化旅游年,巴黎成为上海豫园灯会首次“出海”的首站。

用更新潮的方式感受年味

从山经到海经,从陆地到海洋,从神话到神奇,从中国到世界,今年的豫园灯会,是2023年“山海奇豫记”的续写。

去年上海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黄浦区工商联主席、豫园股份董事长黄震告诉记者,豫园灯会虽然是传统灯会,但90后、00后参观者特别多。2023豫园灯会在结合非遗灯彩工艺的基础上,配合大量多媒体、AR技术,塑造了一个奇幻场景,将整个灯会搬进元宇宙,让观众用更新潮的方式感受年味。

由此,他建议,各类年俗活动在举办时,可以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元宇宙技术,把线下传统活动搬到线上,让大家随时随地感受民俗氛围。

今年的法国豫园灯会,为了让观灯者拥有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感,也用上了各类“黑科技”。比如,许多灯组的标识牌上,都精心设置了二维码,观灯者只要拿出手机扫一扫,便可看到山海神兽、奇花异草等在屏幕中活起来、动起来,神话中的传奇景象呼之欲出。

灯会现场还设置了一块5米高3米宽的巨屏,裸眼3D的技术将呈现熠熠生辉的“山海有灵”之景,画面中,随着古书《山海经》书页的缓缓展开,鲲鹏展翅、飞龙腾云等奇幻之境逐一呈现,四海八荒、万物有灵。

法国豫园灯会还在进行中。再过几天,甲辰龙年上海豫园灯会也将揭开神秘面纱,还会有哪些新花样、新玩法,一起拭目以待。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何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