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这个地标,晚上变身“上海话看板”,教侬一道学沪语!

这两天,有前往外滩游玩的市民和游客在夜幕降临之后发现,黄浦江畔,作为城市地标之一的外滩花旗大屏开始教大家讲沪语。只见LED巨幅大屏上先后播出“一道学上海闲话”“外滩赞伐”“欢迎来白相”等一句句有趣的沪语。

那么,这背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本期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就此进行了一番调查和采访。

《上海会客厅》节目

花旗大厦LED巨幅大屏被大家亲切称为上海的“城市之窗”,项目负责人李定真1月11日下午告诉记者:

这个应该就是我们一直以来“市民生活”的节目板块部分,“我爱上海”是一个系列,城市打卡是一个系列,而这次1月10日开启的城市方言是一个新系列。

关于城市方言每天播出的时间表计划,据李定真透露:“目前是每天晚上6点到10点播出,每次15秒,一共播出120次,大约是每2分钟出现一条。我们计划会从1月10日循环播放到整个春节假期。”

据悉,作为一家诞生于上海的地标展示项目,同时也是海派文创项目,“城市之窗”目前已经走出上海,布局全国多个城市地标。而这次由上海外滩“盛开”的城市方言系列,未来也会在广州、成都、武汉等地陆续落地推出。

1月10日晚上,花旗大厦LED巨幅大屏“上海有腔调”

1月11日,记者联系到这次方案的创意者、上海广告界创意人陶为民。陶为民告诉记者:

我们希望将外滩的这块大屏变成全上海最大的“上海话看板”,通过每天播放几句简单的上海话,让市民一道学说上海闲话。

1月10日晚上,花旗大厦LED巨幅大屏“一道学上海闲话”

陶为民发给记者一个视频,并解释说:

这是城市之窗团队之前发给我的,我曾建议他们调整一下:在“欢迎来白相”的前面加上画面和字幕“一起学上海话”,而配上上海方言配音的“一道学上海闲话”(见上图)之后,这样片子内容会比较清晰、明确和完整。

上海话当中有一种讲法叫“起蓬头”,估计是出现在90年代前后开始的流行语,并在那个时代年轻人当中流行,这次电视剧《繁花》热播为上海文化带来了一趟“起蓬头”的效果。“起蓬头”的主要意思就是讲大家为一件事情出力,让这件事情吸引到所有人的关注。在全国人民心目当中,《繁花》成为上海文化的一张名片,而这张名片当中最重要的元素,或者说最吸引人的元素就是——剧中所有的演员几乎都讲上海话。

1月10日晚上,花旗大厦LED巨幅大屏“谢谢侬”

陶为民还向记者分享了最近发生的一件趣事,元旦前后电视剧《繁花》热播时,他正好在广州出差:

身边有不少广州朋友都在追这部剧,还有人在学剧中几位演员的沪语台词,请我帮忙纠正上海话的发音。我能深深感受到——《繁花》这部电视剧在全国播出之后,起到了一种非常积极的效果,就是让大家重新来认识上海这座城市。

《繁花》剧照

而作为上海人的李定真告诉记者:“我们全家都非常喜欢看《繁花》沪语版,可以说,胡歌、马伊琍、唐嫣、辛芷蕾、郑恺等所有演员的表演都非常出彩!”

对于外滩花旗大屏播出城市方言,沪语专家、上海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丁迪蒙给予点赞:

黄浦江边上出现了非常耀眼、亮丽的,吸引人眼球的,而且是沪语的灯光文字秀,非常好,而且可以让你感觉到这应该是在上海的高楼大厦上呈现。这样的一种文化创意,我觉得是非常不错的!

各位市民朋友,对于外滩花旗大厦LED巨幅大屏的“一道学上海闲话”?侬个人哪能看?侬欢迎在读者评论当中留言。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严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