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
在上海这座繁华的都市中,有很多人离开家乡来到这里,为了生活和梦想而努力拼搏,却面临着租房难、租得贵、租得远的困境。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等问题。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了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了解保障性租赁住房情况。
为了让更多人“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海纳百川的上海始终将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作为贯彻落实总书记“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举措和超大城市住房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全面健全完善“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多层次供应体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举全市之力跑出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加速度。
在连日的走访中,记者见到了20+的外卖小哥,在上海拥有了“一张床”,决定留在上海继续奋斗;30+的闺蜜们不仅住进了同一个小区,还在家门口创了业,当起了“斜杠青年”;50+的“筑巢人”也终于有了自己的“安乐窝”……
截至目前,上海已累计供应租赁住房用地222幅,总建筑面积近1900万平方米,可提供超过25万套租赁住房,其中大部分为保障性租赁住房。开工188个项目,涉及21.3万套房源。
宜居在魔都,会成为更多人的故事。
外卖小哥小刘曾与陌生人挤在狭小的地下室,共用脏乱的卫生间,害怕家人担心从来不敢在出租屋里和父母视频。如今,他在保租房里有了新家,每个月只需400元就拥有了“一张床”。
建筑工人老李一直想着把妻子从老家接来,无奈大城市的租金对他而言实在太贵,只能与工友们挤在简陋的工地宿舍。如今,他的“安居梦”也在保租房里实现了。
位于浦东新区康桥路1760号的港城中环汇·领寓里的“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就是小刘和老李的新家。
目前全市已为城市建设和基础公共服务行业一线工作人员筹措首批床位1.1万张,年内将全部形成供应。“小刘”和“老李”们在上海住有宜居。
20+外卖小哥:“一张床”筑起“一个梦”
小刘的“新家”是一个四人间,每个床位每月租金只需400元。“这里的环境和之前比好太多了,简直是天差地别”,每个房间都有独立的卫生间,24小时都能用上热水,还有冰箱、电磁炉和洗衣机等设施。
今年才21岁的小刘中专毕业后,在河北老家做了四五个月的外卖员,每天很辛苦,但收入却并不理想。听在上海打拼的老乡说,即便同样是做外卖小哥,大城市有更多的机会,小刘决定离开家乡,来到上海闯荡。
刚到上海,为了省钱,小刘只能租在郊区一个地下室里。二三十平方米的逼仄空间里,除了四张高低床,也就摆得下一个挂衣架了。无处安放的行李,只能寄存在女朋友的住处。
“八个各行各业的陌生人挤在一起,有白班,也有夜班。作息时间不一致,有时我刚睡着,就有人回来了,闹出了动静根本睡不好。”小刘说,卫生间是整层楼共用的,又脏又臭。小小的电热水器根本就承担不了这么多人的热水需求,“等我晚上回家准备洗澡的时候,可能就剩凉水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小刘的生活并不容易。为了不让远在家乡的父母担心,他甚至不敢在房间里接视频电话,每次接到父母的视频邀请,都赶紧跑到外面去通话。
就在小刘心生退意的时候,他从老乡那听说了港城中环汇·领寓。在这个保租房项目里,老乡夫妇租了一间房,环境好,价格还便宜。于是,小刘决定搬到这里,尝试一下新的生活环境。
小刘的生活逐渐变得舒适起来,每天早上可以睡到7点半,洗漱早饭之后,8点接单开始忙碌的一天。尽管工作依然辛苦,常常忙得中饭都来不及吃,但他觉得日子有了奔头。“我现在每个月能赚七八千,以后业务熟了,收入会更多。”
说起这些的小刘,笑容腼腆,可眼里有光。“女朋友还在嘉定,地铁➕公交,见一面路上得花3个小时,实在是太难了”,眼下,小刘最大的愿望就是努力赚钱,能够实现从“一张床”到“一间房”的愿望,“到时候,把女朋友接过来,我们可以一起在这个城市里努力。”
终于不再需要跑到外面和父母视频通话,上海用“一张床”,温暖了奔跑中的小刘,他不再想着退回老家了,满怀希望地继续在上海奋斗。
50+建筑工人:终于有了“一间房”,能和妻子团聚了
搬来新家半个多月,老李终于过上了理想的生活,“每天早上6点左右起床,洗漱出门,骑上共享单车,几分钟就能到工地上班了。下班回来,洗澡做饭都很方便,舒舒服服看看电视、和家人打打电话,就能安安静静休息了。”
52岁的老李,身形有些瘦弱。两年前,他来到上海,在建筑工地里做起了杂工。一直都和工友们一起住在工地上。工地宿舍大都是临时搭建的简易房,七八个工友挤在一起。
虽然租金并不贵,可居住条件比较艰苦,洗澡、上卫生间都不方便。“我们在工地上,卫生间没有热水器,也没有淋浴的条件,需要自己去水房提水来冲淋。夏天还好,冬天就比较麻烦。”
紧贴在沙发的一角坐着,聊起这些年在外打拼的不易,老李的声音很轻很轻。可提起刚上大学的女儿,笑容便爬上了脸庞,说话的声音也大了些。
他说,女儿在武汉读大一,妻子也终于不用待在家里照顾她了。所以,一直想着从工地搬出来,租个房子,把妻子接过来。“两口子团聚了,也能一起工作,多赚点钱。”
之前也打听了一下行情,发现在上海租一间房并不便宜,始终不舍得。今年国庆,妻子和女儿来上海时还只能住在酒店里,“就待了3天,好多地方都没来得及玩。”
“现在这个房子可太好了,30多平方米,有独立的卫生间,冰箱、洗衣机、电磁炉……一应俱全,阳台上还能晒晒太阳,晾晾衣服。一个月1600元的租金比之前打听的那些房子便宜太多了。”
老李说,等今年回家过完年,就能和妻子一起过来了。“女儿听说这里离迪士尼很近也开心得很,下次来上海就能去迪士尼玩了。”
“一张床”“一间房”,为城市“筑巢人”实现“安居梦”
魔都的美好,离不开这样一群人:我们住的房子是他们一砖一瓦砌就,我们每天叫的外卖是他们送到我们的手上,我们脚下走的街道,是他们迎着晨曦清扫的……为了让这些一线工作人员也能够负担得起租金,上海在保障性租赁住房里升级打造“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
港城中环汇·领寓总共有11幢楼,社区专门拿出一幢楼作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提供150套房源,包括6人间、4人间、标准2人间、夫妻床2人间……,独立的卫浴、开放式厨房、电磁炉、空调、洗衣机、冰箱,以及桌椅、衣柜等家具家电一一齐全,拎包入住。月租金为400-800元/月/床位,充分考虑一线工作人员的经济承受能力。
即便租金低廉,可服务却处处用心。比如,房间里原本是铁质的高低床和衣柜,摸上去冰凉,看上去也不够温馨,全部都换成了木质的。为了让住户有更多储物空间,新增了床下储物柜和横柜。
按照原有的布置设计,空调的位置对于高低床而言,空调离上床太近,为此,不仅调整了空调的位置,增大距床距离,并为每台空调添加了挡风板,避免空调风直接吹到人体。
为解决住户的出勤交通,在楼栋下设置了非机动车充电棚,让他们可以在家门口方便地充电,不再需要担心车辆安全和便利性。
引进早餐车,提供便民早餐。
社区超市里,货品琳琅满目。
据悉,社区正在紧锣密鼓地引进短驳班车,往返地铁站,解决住户出行“最后一公里”。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沙情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