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件“硬核”的外表之下有着最细腻的科创巧思-在进博会聆听“人技”对话

“最硬核”“黑科技”“高大上”……用这些词汇来形容第六届进博会的技术装备展区都不为过。

全球首发、亚洲首秀、中国首展,众多制造业细分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在这里集中展示前沿技术和高端装备,带领观众提前一窥未来世界的模样。走近参展企业和采购商时,你会发现每件“硬核”的外表之下有着最细腻的科创巧思。

当“科技改变生活”不再是一句口号,我们需要认真聆听这场“人技”对话。

对未来生活的想象从这里“起航”

未来的电梯会是什么样子?电梯口的投影可以指路、设置等待区,电梯外的显示屏可以告知里面是否有宠物,轿厢内的灯光会随着乘客离开而变暗……有着170年历史的全球知名电梯企业奥的斯,也是“进博老友团”成员之一,今年首次对外展示了未来概念超级电梯。奥的斯展区相关负责人透露,依托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以后的电梯会越来越“聪明”,通过收集和分析来自电梯智能传感器的海量信息,能够自动识别潜在故障并发布预警。

全球领先的制造商美利肯公司今年首次参展进博会,虽是“进博新人”,却诚意满满——带来了精细化工、纺织、地材三大主要业务板块和美利肯亚太区所有业务线,并于展期内全球首发一款以中国书法为灵感的地材系列产品Brushed By Transition,一片绘有黑色水墨笔刷状图案的灰色地毯。

进博会不仅是汇聚全球知名企业的“会客厅”,也是实力企业向更多人展示自己的“大舞台”。

从2021年首设的创新孵化专区内一个9平米展位,到今年扩容至150平的展位,孵化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创新实验室的清越科技是不少坚持技术创新企业的缩影。此次进博会上,清越科技携旗下“配盾”品牌亮相,并全球首发了前沿科技成果“全新过流式电化学过氧化氢发生模组”,通过展示搭载该项技术的洗地机、洗碗机等应用场景,彰显了科技助力家电行业绿色发展的实力。

人工智能也有“十八般武艺”

去年进博会首设人工智能展区,由软银机器人举行的“机器人界世界杯”在当时引起不小的轰动。而在今年,这组蕴含着巨大能量的“小个子”带来的新技能是——走迷宫!凭借自身卓越的视觉感知和图像处理能力,NAO机器人能够迅速识别位置特征和环境特征,快速规划好行径路线,完美结束走迷宫任务。

而作为每年进博会的“常驻嘉宾“,欧姆龙的FORPHEUS乒乓球教练机器人今年迎来了第八代升级。与之前相比,增加了人机“对话”机制的交互功能——“打快一点还是慢一点”“打左边还是右边”……在双向反馈中帮助球员提升运动表现,让指导训练更加默契。

另一边,虚实相生的元宇宙世界也是热闹非凡。

在本届进博会上实现“中国首秀”的M eta新款MR头显Quest3,结合旅游、医疗、体育等板块带领观众体验混合现实的游戏,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款头显具有透视模式,即使试戴者正在进行游戏或者其他沉浸式体验,也可以随时切换回现实环境,真正做到“虚实相生”。

虚拟现实不仅是当下年轻人的新爱好,它也正在迎合银发群体的“胃口”。只需一部手机和一台电视,银发群体就可以进入虚拟世界,和虚拟教练一起打八段锦!

科技惠及更多银发族

如何实打实地感受到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改变?除了“眼见”,亲身经历更为重要。在进博会上,不少科技展品不再是存在于概念和展示之中,它们正走下展示台、融入生活,以产品自身独特性能为生活赋能,提高生活的质感。在这之中,是否对银发族“友好”也成为一个新现象。

从二十世纪初,蔡司眼镜助力艺术大师莫奈克服白内障困扰、最终成就名作《睡莲》系列开始,蔡司始终致力于为大众提供更好的眼健康产品。“我们现在就在实施‘抓两头带中间’,一头是我们青少年的近视管理,另一头是银发族的视力管理,通过带动中间的中青年群体,形成一个视力健康管理服务的终身提供者。”蔡司光学中国区董事长、总裁彭伟向记者介绍。

今年“六入”进博会,同时也深耕中国市场66年的蔡司更是首发首展了一款可以矫正散光的全视觉三焦点散光人工晶状体,光这一片晶体就可以解决散光、白内障、老花、近视、远视等五大视力问题,给患者提供全天候全视程的优异视力。“我们关注到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老年群体陷入视力障碍的困境,所以我们也希望能针对这个现象打造出个性化的、功能性的解决方案,让中国更多的中老年人人群看清、看好,享受健康美好生活。”彭伟说。

在欧姆龙展台,记者发现现场布置了一块区域叫“MM C健康便利店”,分别有智慧血压管理区、体重指数BM I测试区、眼底病变预警区、肺功能分析区、动脉硬化预警区和养生休闲区;6大区域可以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慢病管理体验和咨询服务。据欧姆龙健康医疗战略发展本部总监佳娜介绍,MM C健康便利店的落地场景是社区附近的药店,在上海南京东路的第一医药店内,欧姆龙健康医疗已经启用了上海第一家MM C健康便利店。“通过MMC健康便利店这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我们希望能为更多的中老年慢病用户提供家门口一站式的健康检测中心。”

晨报记者 陈燕菁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陈燕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