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鑫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5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目前已有约3000家企业签约参展、展览面积超36万平方米。承接“进博”外溢效应,大虹桥区域热度攀升,从城中村改造、商业空间、人居作品等多方面呈现出持续焕新态势。
千年古镇蝶变新生
凤溪“城中村”改造项目全面提速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建设人居环境,凤溪城中村改造迎重大利好。上海最大的城中村——凤溪“城中村”改造项目全面提速,该区域内曾经店铺林立的凤中路和凤星路商铺几乎全部搬空,拆房工作也在井然有序地进行中。这个约1500年的历史古镇将迎来蝶变重生的关键节点。凤溪“城中村”改造项目东至新凤南路南至北青公路,西至新通波塘,北至吊塘江。总投资360.4亿,占地面积约1272.7亩,目前由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交建的城市综合开发运营专业投资平台——中交城投进行发开建设。
据了解,自今年上半年凤溪“城中村”改造项目征收工作启动以来,华新镇以“一座城、一条心、一起干、一定行”为行动口号,通过入户评估认定、结算单签字、抽取顺序号、签约号等程序,于7月8日迎来集中签约,5天内签约1910户。截至11月4日,居住类房屋已签约2054户,签约率94.35%,已腾房1944户居民,腾房率89.30%;非居企业共80户已签约53户,签约率66.25%。旧屋拆除工作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累计拆除房屋约14.35万平方米。
作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首提之地,近年来上海深入践行理念,多措并举推进城市更新。青浦区作为主战场之一,紧盯“老小旧远”等民生难题,打响“两旧一村”改造攻坚战。由中交城投负责的凤溪城中村改造项目,不仅是惠及凤溪乃至整个青浦百姓的民生工程,也是青浦区城市更新的重要代表,作为上海当前最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项目,凭借距离大虹桥更近的交通优势和近百万方超大体量,更具备打造上海城市更新标杆的先天优势。
在此次凤溪城中村改造项目中,中交城投始终秉承“人民城市”理念,致力于将凤溪打造为一颗战略赋能、产城融合、便利宜居的高品质“青东之心”。通过高品质代建保障房、市政道路、学校、河道、医院、公园、工业园区的打造,联动以中交城投开发资源导入产业、商业、住宅、体育中心、图书馆、艺术场馆等业态,竭力增进凤溪民生福祉。坚持绿色生态基底,通过塑造绿色公园体系,包括青东之心、中央绿谷、生态绿廊、凤溪十二桥等城市公共空间和亮点项目,塑造宜业、宜居、宜游的品质新城空间。聚焦智慧低碳赋能,探索“凤溪智慧城市图景”,践行低碳城市、“碳达峰”政策,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新标杆。
食其人间烟火气
龙湖虹桥天街率先启动整体焕新
承接“大会展”势必引发大虹桥地区热度攀升,龙湖虹桥天街焕新成为优质消费服务提档升级的先行者。近期,虹桥商务区商业体量最大的购物中心龙湖虹桥天街提出“全新天街,全线升级”,率先启动整体升级焕新,包含“天街里”户外主题街区、户外公园以及全馆第一阶段的改造,打造消费场景与情感链接兼容的商业空间,对新的消费趋势进行前瞻性探索。
餐饮品牌的调整是此次虹桥天街焕新升级的重头戏。此外,全新户外街区“天街里”作为此次改造焕新最先亮相的部分,将引入延时经营的人气网红餐饮,汇聚四方风味,漫享惬意微醺,也将商务客群的消费真正留在大虹桥。依靠不断导入的办公白领人群、便捷的交通以及逐渐成熟的商圈氛围,多样化的夜生活在虹桥商务区生长起来。虹桥天街还将结合夜间商业场景,对户外灯光效果进行一次全新的升级,“天街里”户外主题街区的亮相更是一次针对品牌组合和场景美学的体验迭代。
虹桥商务区利用空中连廊、地下通道等空间将各个建筑体连接起来,打造“步行可达”的商务区。虹桥天街将打造可远眺城市天际的放空屋顶、可社交漫游的“天街里”步行街巷、可自如休憩的绿地公园以及可承载多元内容的枢纽连廊,呈现有灵魂、能共情的商业空间。未来,虹桥天街将结合档期打造音乐节、咖啡市集等青年文化主导的城市级主题活动,激发年轻力社交生活方式的萌生和汇聚。
目前,虹桥商务区全面跑入“进博时间”,虹桥天街将落地“进博美好生活基地”,在商场中提供参观交流、会务活动(商务洽谈)、社群分享、圈层活动、共享自习室等服务内容,真正承接进博外溢的社交需求。此外,虹桥天街还计划联合多方发起“漫跑枢纽”的全民跑步活动,为进博助力的同时,更通过圈层活动深度链接商务区客群。
以更创新的商业空间、更差异化的品牌组合、更丰富多元的场景,已经扎根大虹桥7年的龙湖上海虹桥天街通过主动焕新升级,在新消费趋势下引领生活烟火气回归,焕新国际虹桥商业风向,相信也将为虹桥商务区呈现出更多维度惊喜。
绿城亮剑,树品质“标杆”
大虹桥徐泾板块绿城春晓园即将入市
大虹桥地区住房方面也出现新变化,徐泾迎来新低价,绿城春晓园联动价仅约6.2万,项目主推建面约100-150平方米精装3-4房,3房总价预计仅约500万级起,有望11批次入市。作为大虹桥献礼新作,绿城携诚意而来,春晓园在继承了绿城血统的基础上做了全方位的升级更新,在建筑材质上、社区景观上、精装配置上均有所升级,绿城春晓园以高定装修创造一种更高阶的生活方式。
作为整个大虹桥较早开发的板块,徐盈国际住区各项生活配套已经相当完善,并且能直接接轨国际,潮流生活触手可及。交通方面,绿城春晓园步行约1公里可达17号线徐盈路站,3站可达虹桥火车站然后换乘2/10号线通达浦西浦东市中心。而且徐盈路站是标准的“小而美”站点,从地面入口到上地铁几乎不用走太多路。商业方面,轨交17号线徐盈路站上盖约10万方商业中心天空万科广场,轨交1站之隔还有网红地标蟠龙天地。教育方面,项目周边有青浦世界外国语学校、徐泾第一小学等众多教育资源。
行/业/资/讯
万物梁行联合RICS、同济大学发布《中国商企空间低碳物业白皮书》
11月7日,在第六届进博会上,万物梁行联合RICS、同济大学三方共同编写的《中国商企空间低碳物业白皮书》中英文版本正式发布。这是国内首部由权威产、学、研三方共创的低碳物业白皮书,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对中国商企空间碳排放路径的现状、挑战及减碳路径都进行了详实而专业的阐述,给国内的商业资产业主方、运营方提供减碳参考,并通过国际资源网络,将中国的低碳物业经验传递给全球伙伴,共同推动全球减碳进程。
建筑行业是高能耗行业,而商业建筑又是建筑行业里的“能耗大户”,其中运营阶段产生的碳排放高达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约一半。因此,推进低碳物业,也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命题。本白皮书详细阐述了商企空间低碳物业的发展现状、挑战与机遇,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商企空间在推行低碳物业方面的优秀实践,为实际操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活动中,白皮书编写三方分别从房地产行业低碳趋势、路径和成功案例出发,对白皮书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同济大学建筑管理与房地产系副系主任、副教授唐代中表示,目前国内已形成推动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愿景,并将全球合作和技术创新视为关键要素。未来,将有更多项目申请绿色建筑认证,更加重视能源效率,更多采用可持续材料进行生态友好的建筑设计,同时更加紧密地整合智慧城市与物联网技术,协同社区和交通规划,以实现碳中和与生态恢复。
万物梁行产品服务中心总经理周哲指出,商企空间减碳存在节能空间大,但资产运行管理效率待提升、空间科技体验缺乏等痛点。万物梁行从建筑低碳化、服务智慧化和管理精细化三方面入手,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打造节能型商企空间,提供舒适、便捷且富有科技感的体验,并通过北京凤凰中心、上海万科天空之城等项目物业运营实践出发,分享行之有效的低碳物业经验。(冯怡菲)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孙鑫/冯怡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