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畔的旧书市集真闹猛:新增旧书收购,有人送来旧书,有人淘到了宝!

10月24日至29日,2023上海书展“淘书乐·樱花谷旧书市集”第二季在苏州河畔举办(点击见之前报道)。那么,与第一季旧书市集相比,本次的旧书市集有什么新的特点呢?本期的《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就此前往苏州河畔的旧书市集现场进行了一番探访。

现场新增旧书收购,让家中的书流通起来

让书在爱书人的手中流通起来,是一件双赢的好事。第一季旧书市集举办期间,“你家书房‘新陈代谢’了吗?”的回收旧书服务倡议受到了读者们的肯定与欢迎。而这次旧书市集,不仅售书也收书,还在现场新增了旧书收购摊位。

本次旧书市集在现场新增了旧书收购摊位

第二季的旧书市集通过为读者提供专业、便利、个性化的旧书收购和咨询服务,读者既可将家中积攒的旧书带到现场,也可在此处预约上门收购,让自家的书房进行一次真正的“新陈代谢”。这一服务将持续秉持循环、低碳、绿色、环保理念,也是“淘书乐”品牌“为书找读者、为读者找书”理念的另一种延续。

在10月24日旧书市集开张的前天晚上,上海图书公司总经理石洪颖在自己的朋友圈为上海旧书店“打了个广告”,同时分享了一条小红书视频“家里旧书没着落?就来上海旧书店吧!”这条视频主要呈现了上海旧书店的旧书收购流程。视频发出之后,迅速得到了一些业内人士积极响应。

市民送来的部分旧书(已经完成收购)

在旧书收购摊位,记者看到现场非常闹猛(沪语:热闹)。一些市民表示,“家中的很多书都是自己多年之前辛辛苦苦买来的,关键是让书流通起来,钞票(收购价格)是次要的,所以不会刻意计较价钿”。有市民拖着一只拉杆箱赶来,大约有百来本旧书,因为他家里要搬家,听到旧书市集的消息,就把这些旧书带过来了。也有市民骑着自行车从杨浦赶来,只为了送上几本书,虽然收购价只有10块钱,但市民表示:“钱不重要,目的是给需要书的人!”

市民刘先生送来了一批书,大约三十多本,最后收购价为70元有市民送来了巴金选集和其他书共16本,收购价为32元,也有市民送来了几本品相比较新的书,工作人员选中了其中两本,收购价为10元。

有市民询问“80年代上海地方志全套是否收?”也有市民询问“一些比较新的期刊是否收?”据工作人员介绍,旧书收购主要以文史哲为主,期刊不收,专业书不收。

有市民拿来两本民国版本的石印本,但工作人员翻阅之后发现“残缺不全”,只能表示遗憾,还给了市民。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这两本石印本属于残本,很难配齐,对于淘书人来说,他们不愿意收进。

市民拿来两本民国版本的石印本,但残缺不全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好的旧书其实价格不菲。例如,10月26日上午就收进一批道光年间的刻本,一共是8本,收购价达到2500元,是当天收购价最高的一笔。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几天旧书摊收了一千多本旧书,同时预约了十几个批次上门收书;在旧书市集全部结束之后,他们会与读者联系并上门收书。

旧书付款证和验收证

淘到宝了,爱书人的意外惊喜

而对于淘书人来说,他们在旧书市集的乐趣也和收获也不少。10月26日上午,故事家、上海相声演员严夏与退休教师、画家罗志华相约在旧书市集碰头。在一个摊位前,严夏发现了日本摄影家秋山亮二《你好小朋友》的三部曲摄影集,他当即买下这三本厚厚的摄影集,共花了450元。

严夏在淘书当中发现了秋山亮二《你好小朋友》的三部曲摄影集

严夏当天回去之后查询发现:“照片全是秋山亮二1981年到1982年在中国各地拍的照片,网上两手书要三四百块一本,我算是捡漏了。”

对于第二季旧书市集的人气,罗志华老师则表示了小小的惊讶:“今朝淘书个人交关多,大约是上次的两倍。而且不像上次只看不买,勿少人手上都拿了好几本书。搿趟哪能生意噶好?”

10月27日中午,市民张舒萌来到苏州河边闲逛樱花谷旧书市集,让他欣喜的是,竟然淘到了父亲张伟(编者按: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海派文化研究专家,1956—2023)多年前参与编写的《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卷》(上海书店出版):

淘得老爸三十五年前参编的《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卷》,意外之喜。该套书由上海书店社范泉先生主持,父亲日记中多有提及,编辑过程中也得以机会向施老(施蛰存,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请教学问,值得一书。

《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卷》(上海书店 出版)

据上海一位作家、媒体人回忆,当年翻译卷序言的初稿是由张伟先生写的,施蛰存在此基础上做了修改。张舒萌则表示,父亲当年是对施蛰存的初稿进行了扩写和展开,交由施先生审核定稿。

截至10月27日晚上六点,旧书市集卖出图书超过五千本。

各位市民朋友,侬家中有旧书吗?侬会如何处理这些旧书?欢迎在评论当中留言,与我们一道分享。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严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