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街道|最好的告别,是站好“最后一班岗”

“我对这里有很深的感情,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为自己喜欢的社区工作画上圆满句号。”盛千书反复强调辖区居民就像自己的“孩子”,始终是他心中最重的牵挂。17年来,他以一股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的韧劲扎根于社区,成为了居民们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也在社区琐碎平凡的工作中见证了社区的蓬勃发展,为居民们幸福生活“增温加码”。

“菜鸟”社工的进阶之路

“2006年,我遇到了企业改制,要把党组织关系转到社区,在居委门口看到社区在招人,便第一时间报名了。”通过考试后,盛千书来到云南居民区当起了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从此与社区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初入社区时,盛千书对很多业务都不大熟悉,同事们的帮助让他少走了很多弯路,很快适应了这份工作。“厨房工程改造是我入职以来遇到最辛苦的任务,连轴转了三个多月。”他挨家挨户劝说居民们拆掉原先的灶台,再把他们召集起来,共同协商煤气灶的安装位置。在他的苦口婆心下,原本执着的居民都同意安装煤气灶。“没想到清洁工作才是最困难的地方。”他感慨道,居民们烧了几十年的饭,墙壁上、天花板都是黑乎乎的油腻,必须用烧碱清洁,再加上天气炎热,汗水一遍遍浸湿后背,每天都十分煎熬。回忆起过往的艰辛,他坦白当时心里有过失落,因为和以前的销售工作相比,社区里更加辛苦繁杂,薪资也只有三分之一,但他始终认为社区工作大有可为,再加上家人的鼓励,就咬牙坚持下去。

在盛千书看来,社区工作是值得投入、坚守和奋斗终身的事业。“社区里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困有所依、难有所助,邻里之间亲如家人,这就是我的目标。”他如是说道。

持续输出社区“金点子”

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盛千书被调到盛泽居民区,先后担任居委会主任、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这是居民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我不能辜负。”秉承着这样的信念,即使常规的社区工作,他也总想着做出“新意”,让居民有更多获得感。

对于社区内的老、弱、病、残、贫,盛千书的心里都有一本明细账,其中孤老是他的重点关爱对象,定期到他们的家中探望,关心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家庭安全。“辖区内有二十多个孤老,但补贴政策不是人人都可以申请到的。”经过一番思考,他决定借助共建单位的力量来进一步改善孤老的生活状况。在一次活动中,他与共建单位进行了深入沟通,后通过成立专项基金方式,让社区里每一位孤老都能得到补助金。逢年过节,专项基金还组织人员上门慰问孤老,为他们送去慰问品。

扎根社区工作的盛千书习惯去照料所有人,身边也渐渐凝聚起一群热心志愿者。于是,他组建了一支由30多名社区党员和居民骨干组成的红苹果志愿服务队,主要负责消防安全、治安巡逻、为民服务等。值得一提的是,他会定期邀请社区警察、消防员对志愿者们进行相关培训,强化他们的应急处置能力,让他们可以更好地守护辖区平安。

见义勇为弘扬正能量

“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这是我每天的‘必修课’。”盛千书表示,在社区里工作,日常免不了和居民打交道。渐渐地,他就和所有居民混熟了,即便是新来的租客,也能说出她住在哪栋楼。

有一次,盛千书收到小区居民的求助,说家中发生了入室盗窃,被盗东西价值三万左右。听到消息后,他赶紧跑到小区物业监控室,一遍遍地查看当天的监控视频,终于发现一位可疑人员进出过防盗门,他把这个人的样子牢牢记在心里。某天,他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一张熟悉又陌生的脸庞,脑海中闪现出上个月的偷盗案,他立马悄悄跟在后面,并打电话报警。在盛千书的帮助下,嫌疑人很快被抓住。盛千书在警察局录完口供后,当面指认他入室偷盗,嫌疑人一开始很淡定,直到警察查出他之前的案底,他才承认上个月的偷盗案。

“那时,我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把人抓住,为居民挽回点损失。幸运的是,我成功了。”盛千书直言当面指认的那刻,心里有过犹豫,怕之后被报复,但想到辖区里的居民,他又鼓起勇气。最后,他获评了当年的黄浦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记者手记】

“做好社区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捧出一颗真心,才能得民心。”

17年前,盛千书从云南居民区启程;17年后,他又回到“最初的起点”为自己的工作生涯画上句号,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在这里,“盛书记”是居民们口中的高频词,小到帮忙购买酱油,大到成功调解因旧改引发的家庭矛盾,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对于他来说,再小的事情,也要竭尽全力去解决。“许多居民是最重感情的,你帮他一次,他念你一辈子好。”他用奋斗洒下了温情动人的情怀,书写着自己的坚守“日记”……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吴佳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