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淞园路街道丨做实养老民生事 暖心守护夕阳红

办实事、解民忧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半淞园路街道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回应辖区10万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重要使命,奋力绘就全龄幸福美感生活的“三色”半淞新画卷。

“氛围很浓厚,这个重阳节过得有意义!”“通过活动和社区民警搭上了线,以后生活更安心了!”“原来带孩子还有这么多技巧,真的是受益匪浅啊!”重阳节前夕,半淞园路街道举办的“淞园惠老·聚爱重阳”养老服务公益集市,让前来参加活动老人们赞不绝口。

半淞园路街道是上海典型深度老龄化的居住型社区,人口老龄化比例达到了38%,人口居住密度大,养老服务需求迫切。此次集市围绕黄浦区“五边形”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依托“云上养老合作社”平台“医、食、助、兴”四大服务板块内容,把板块内的特色服务内容全都带到了线下集市,全方位服务托起老人们稳稳的幸福感。

“10分钟就餐服务圈”让老人尽享幸福“食”光

“原来现在街道有这么多助餐点了,我以前只知道家门口的那一个,才发现这么多老字号都是助餐点,过几天我就去试下。”在公益集市食惠体验区参观完的孙先生非常开心地说。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得饱、吃得好已成为衡量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之一。家里附近能有社区食堂,几乎是每一位老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迫切需要。早在2007年,街道就探索社区长者食堂嵌入式服务,将食堂设在居民小区里的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内。后来又积极对接辖区内的全程玖玖馨逸养护院,打造了第二个社区长者食堂,弥补了西部社区缺少社区食堂的民生服务短板。同时,馨逸店还将推出清真食品窗口,解决社区食堂清真食堂空白的需求。此外,街道还积极探索鼓励老字号、市场化餐饮、社区服务单位等通过入驻云上养老平台参与社区助餐,让老人有更多的选择,实现就近助餐。

今年重阳节前夕,甑春手工点心店也成功被纳入助餐点名单,填补了街道在中山南路以南区域老年人助餐点的空白。至此,街道实现了社区助餐服务10分钟服务圈全覆盖。

除了社区食堂、助餐服务点的不断完善和拓展,街道还携手上海全国土特产食品有限公司、外卖专业企业进行线上线下联动,进一步实施“社区食堂赋能计划”。如将深受老百姓欢迎的“网红酱菜”送入街道社区食堂;引进泰康、真老大房、稻香村、杏花楼、沈大成等老字号名特优产品;建立“淞园惠老爱心小哥”服务队,让出行不便的老人可以轻松实现社区食堂线上订餐、配送到家的一键助餐服务……这些举措让老人们真正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便民的服务。

“互联网医院+社区医养”模式让老人有“医”靠

位于西凌家宅路两侧的西凌新邨,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大型危房改造项目,这里居住着3000多户居民,社区老龄化现象严重。而医疗是民生之需,更是社区老龄人群的“刚需”。

近年来,半淞园路街道重点打造互联网社区医院、“云上”养老2.0智慧五边服务圈、西凌家宅乐荟苑等养老品牌服务,积极探索“互联网医院+社区医养”的模式,依托云上养老合作社智慧养老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医疗服务结合,将“云端”服务全面下沉到社区,为老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在公益集市的医养体验区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第一医药以及多家养护院,老年公寓等单位齐聚,提供公益问诊、家庭医生服务定制、健康检测、疾病筛查、养护咨询、康复养生等服务。而在助老体验区,提供家庭照护床位、长者照护照料、适老化改造、一键通、辅具租赁、理发修补等内容。丰富全面的内容,满足了老年居民的各种养老需求。

“重阳节”多彩活动让老年生活“乐淘淘”

幸福的晚年生活离不开“老有所养”的物质保障,更要有“老有所为”的精神追求。重阳节前夕,街道各居民区也纷纷开展敬老节便民服务活动,营造养老孝老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医生,谢谢侬!多亏了这次义诊,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在“西凌乐荟苑”举行的主题为“健康义诊进社区,携手助老暖重阳”的义诊活动中,胡阿姨对正在进行义诊服务的瑞康医院的医生连声道谢。原来,胡阿姨平时身体硬朗,最近却时常感到头晕目眩,恰逢重阳节前夕社区里组织义诊活动,胡阿姨赶紧前来咨询,经医生诊断后疑似是轻微脑梗,建议尽快去医院复查确认,以便及时治疗恢复健康。

此外,“茱萸泛香又重阳,彩衣歌舞话家常”瞿溪新村日间照料中心敬老节活动、“重阳无限好,生活步步高”瑞福日间照料中心敬老节活动等也为老年朋友送上节日的问候和祝福。

老年人的需求在哪里,半淞园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就跟到哪里。接下来,街道将持续让养老服务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民心工程,引导社区居民关注、参与养老服务活动,不断提高长者对养老工作的满意度,让“家门口养老”的幸福感“触手可及”。

(图片由半淞园路街道提供)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赵红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