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竹子大产业”,与长三角文博会绿色联动,永安竹博会即将亮相

在新消费绿色产业的推动下,近年“以竹代木”“以竹代塑”的低碳环保理念广受关注。即将在11月16日至19日举办的第四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从笋竹日常所需产品到竹文旅康养业态,2023国际(永安)竹博会将全方位展示“小竹子大产业”,让长三角地区感受来自福建永安的绿色“竹”福。

永安小竹子打造大产业

“燕城”永安地处闽中偏西,闽江支流迤逦,群山峻林环绕,当地笋竹资源丰富,现有竹林面积102万亩,占森林面积的29.6%,农民人均竹林面积6.7亩,居全国第一。依循习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所提出的“要搞竹子深加工,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重要嘱托,永安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持续完善竹产业链条,加快竹产业集聚,“多组团”培育竹产业集中区,形成小陶、洪田、曹远、尼葛等多个竹产业加工集中区。

目前共建立现代竹林示范基地42万亩,全市共有笋竹加工经营企业166家,其中年产值达到亿元以上竹加工企业23家,涵盖车厢底板、竹家具、竹重组材等20个系列400多个品种的笋竹产品,其中竹木集装箱底板产量占全球市场份额30%以上,2022年永安市竹产业链产值97.8亿元。

为集聚竹产业发展动力,永安齐力打造竹天下文化创意产业园。2012年建成的“中国(永安)竹具城”,集展示、销售、研发、生产为一体,包括永安林业、和其昌、八一永庆等数十家竹家居企业的上万件展销产品入馆展示,涉及吃、穿、住、用、赏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历届永安国际竹家具设计大赛的14件获奖作品和60件名家设计作品亦集中亮相,并借由电子商务平台,推动商场交易向网络及贸易的重要转型。

“永安绿”亮相长三角文博会

为实现永安竹业品牌价值的正向积累,已连续举办二十余载的永安笋竹文化节(竹博会)在本届长三角文博会上亮相,并担当起三明林博会的分会场。此次2023国际(永安)竹博会以“小竹子大产业,沪明情向未来”为主题,展览规模超三千平米,包含竹博会永安专场活动、展销活动、国际(永安)竹产业创新创业大赛暨项目成果对接会、“金灯塔”奖、沪永企业对接、走进竹乡永安·寻找最美竹王、“以竹代塑 从我做起”万人签名等多项活动,为企业在长三角地区拓展市场提供展销平台。

小到笋片零嘴、手机支架,大至户外竹家具、集装箱底板,本届参展的32家永安企业所涉品类纷繁多样。从事集装箱底板的开发、生产、销售的福建省八一村永庆竹木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年产值达10亿元,围绕永安布局全国,集团设太仓、龙岩、青岛等地共7家集装箱底板工厂;福建省有竹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竹重组材的研发生产营销,其户外竹重组产品被应用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阿里巴巴总部大厦、北京首钢公园等;主打创意创新的福建省竹里家居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涵盖竹家具、竹工艺品、竹日用品等200余品类。

还有福建兆凯竹业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竹制品、厨房用具,多年来借由线上阿里巴巴国际站产品远销欧美;以及作为竹材高科技、深加工终端产品企业的福建天昱竹工艺科技有限公司,其多年研发生产的竹制品阻燃防菌,纹理美观,广受海外欢迎。

此外,参展多家企业亦十分注重笋竹领域的绿色科技研发,努力开拓竹产业从物理应用向生物化学、工业化学应用的资源高效利用,如,生化提取竹炭燃料等,尽可能做到从头到尾、从里到外循环利用零浪费。

 

此次竹博会与长三角文博会的绿色联动,通过展示竹建材、竹食品、竹工艺制品、竹家居及装饰用品各类竹产品以及竹产业科技成果、机械装备、竹文旅康养等业态,让参加展会人员全面了解永安竹产业。与此同时,坚持“交易优先”的原则,将有效拓宽竹制品销售渠道,推进“以竹代木”“以竹代塑”,促进竹制品消费,有效带动和促进永安市林竹产品在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的推广,进一步提升永安竹业品牌效应。

 

第四届长三角文博会将于11月16日至19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展览规模达10万平方米,内容涵盖影视传媒、文旅融合、数智赋能、文创IP、文化消费等丰富行业领域。观众报名已开启,扫描以下二维码参与: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周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