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睡眠障碍的老人要睡觉时,楼上邻居刚下班,纠纷如何调解?

有睡眠障碍的老人要睡觉时,楼上邻居刚下班——为了调解这一看似不可能解决的邻里矛盾,浦东公安分局梅园新村派出所社区民警土登旺扎奔波了近半个月,终于促成双方达成和解。今天是中秋节,土登旺扎和居委书记商量后,决定再次上门看望老人。中秋至,游子归,万家团圆之际,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因为工作无法与家人团聚,却用执着和坚守,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团圆。

为解邻里纠纷奔波半个月

社区警情大多是邻里纠纷,不像办案子,案子破了就算了结一件事。”

藏族小伙土登旺扎是浦东公安队伍中的“青年骨干”,他说,社区工作比较繁琐,很多矛盾往往是由一些小事引起,有的若处置不当可能会持续多年。

四年前,土登旺扎怀着对公安工作的憧憬,只身从西藏来到上海。四年过去了,土登旺扎在梅园新村派出所茁壮成长,快速地融入了这里的风土人情,讲起上海话来也是有模有样。

居民顾阿姨是一位有睡眠障碍的孤寡老人,每晚9点准时睡觉已成为她的习惯,然而楼上新搬来的一对小情侣恰巧是晚上9点左右下班到家。开门、放音乐、做饭……各种噪音让顾阿姨苦不堪言,于是上楼敲门理论,但情况并没有因此改善,两家的矛盾就这么爆发了。

土登旺扎知道后第一时间上门调解,一次不行就跑两次,这才慢慢了解到小情侣是由于顾阿姨的态度原因,才始终不愿改变。

找到问题的关键后,土登旺扎又不厌其烦地奔波近半个月,双方终于达成和解。

考虑到顾阿姨是孤寡老人,土登旺扎和居委书记商量后,决定中秋节当天上门看望,让老人能感受到关怀和温暖。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秋更深情。”今年中秋节,土登旺扎和战友们依然奋战在一线。

站好这班岗回老家办婚礼

“我们花墙村,有了杨警官就觉得心里踏实。”这是很多居民对社区民警杨碧涛的评价。

有着两年部队生活经历的杨碧涛,身上总透着一股子韧劲。部队里严明的纪律要求,造就了他坚韧不拔、做事干练的优秀特质。今天,正值中秋团圆之际,身为康桥派出所社区民警的杨碧涛,毅然决然地选择奋战在守护老百姓平安的第一线。

父母总喊我常回家看看,我也很想念他们,但面对小家,身后还有更重要的使命和任务在等着我。”

中秋节前夕,杨碧涛对辖区商户、公共场所以及居民楼开展了一次全面的隐患排查,着重检查了火灾隐患、疏散通道、消防设备运行等方面,以确保居民们能够度过一个安全祥和的中秋节。

离开江西老家到上海,这份工作给予杨碧涛的不止有使命感,也为他牵线认识了一位知心爱人。两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杨碧涛认识了如今的爱人,两人决定携手共度一生。

杨碧涛说:“她非常支持我的工作,做什么事情都会替我考虑,这次中秋节虽然没能和她一起过,但我们约定好了,等我站好节日这班岗,就带她回老家办婚礼!”

用专业技能助力“团圆行动”

来自江苏的田苗苗和来自安徽的李海燕,是一对高材生法医“姐妹花”,她们凭借自己的专业生物信息检测技术,助力浦东警方开展“团圆行动”,成功寻回了26名被拐人员,同时也为打击破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共事了5年的两人,不仅是生活中的好“闺蜜”,也是工作中的最佳搭档。两个人的性格互补,兴趣爱好出奇的相似。休假期间,她们会和普通女生一样出门逛街、看电影、吃美食。

从小受影视剧影响的李海燕,对法医这份特殊的工作充满着深深的崇敬与好奇。

看到他们不断从蛛丝马迹中寻找线索,还原事实真相的情景,让我对法医这个职业充满了好奇。”

如今,李海燕已如愿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女法医。

性格乐观开朗的田苗苗,因为专业对口,外加自身实力不俗,一路过关斩将顺利成为了浦东刑科所一名女法医。工作中,她不骄不躁,凭借着良好的悟性迅速掌握各类技术检测的精髓。她总说,“工作的时候,实验室就是我们的‘战场’,刑事技术就是我们为正义发声的武器。”

这对姐妹花凭借彼此默契的合作以及过硬的专业技术,为浦东公安一次次破获各类大案、要案贡献了法医力量。

今年中秋,两姐妹不约而同决定留在上海执勤。在两人看来,守好中秋这班岗是她们的责任,虽然不能回家,但有好姐妹陪着,也不会感到孤单,未来的路她们也会一直并肩同行。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倪冬 陶世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