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时尚背包、当飞盘、搭城堡搭桥梁……“藤蔓”的“果实”能玩出这些奇思妙想!|晨看展

两株巨大的 “ 藤蔓植物 ”破“土”而出 ,色彩缤纷的柔软“ 枝条 ” 向四周蜿蜒伸展开来,圆盘、圆柱等不同形状的“果实”纷纷掉落……走进西岸美术馆B1智造展厅游乐场,恍如误入一座奇境花园,眼前弯曲、交错的“藤蔓枝条”会让人震撼到失语。

但不要惊慌,走进去触摸一下“枝条”,你会发现它是软的很有弹性,可以坐着、倚靠、环抱,也可以晃动垂落下来的“枝头”;

捡起落在地上的藤条状、圆盘状、圆柱状“果实”,摸上去发现它们也是柔软的,甚至可以把它们穿戴在自己身上——当颈托、腰托、“机械手臂”……这一瞬间,这些“果实”好似“活”了起来。

这个时候,整个奇境花园不再是一个看上去“神圣不可侵犯”的景观雕塑艺术作品,它被“激活”,成为一片生动的奇妙空间。

这座有着“多巴胺色彩”的奇境花园是法国艺术家组合伊万·克莱达特和可可·佩蒂皮耶的中国首个美术馆展览,也是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全新装置互动共建展“蔓舞奇境”。今天(9月27日)起,这里正式对观众开放。

“蔓舞奇境”是一种奇妙的植物,多彩地不断生长着。更让人惊奇的是,这种植物还会生长出几何形状的“果实”,观众也可以穿戴上这些“果实”,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去随意组合这些“果实”,比如DIY时尚背包、搭城堡搭桥梁,甚至拿它当飞盘扔来扔去……在这里,没有被束缚的玩法,“自由创作”是唯一的游戏规则。

这是一件永远处于“正在进行时”的艺术作品,艺术家只完成了它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将由每一位观众来“激活”——随心所欲地攀爬,或用“裹动”装扮和隐藏自己,再或是冥想、追逐、玩耍、休息……甚至包括参与其中的舞动工作坊。

在展厅最深处的墙面上,放着一块显示屏,里面是穿戴着“果实”的舞者。这是艺术家邀请的两位专业舞者,搭配着不同“果实”设计的12个舞种,邀请观众穿戴对应的“果实”、跟着舞者的节奏和指挥,一起锻炼、放松肢体。

当舞种切换到“忧伤的天鹅舞”时,需要找到圆盘状的“果实”,像舞者所做的那样将它夹在腰间,然后从下往上、似波浪般慢慢地挥动上肢,感觉自己像一只小天鹅般翩翩起舞……人们在这个空间里的一切行动,都将成为创作的延续,每一个身处其间的人,都是作品的“共建者”。正因为所有人的行动,为这株“藤蔓”的生长不断提供“能量”,使它不再只是一件静态的艺术装置,而真正成为一个被激活的“生命体”。

每一位完成展厅体验的观众,都会获得一小截“藤蔓枝条”,走到馆外中庭,将手中的“枝条”与现场的连接起来,就能成为一件“无限生长”的巨型公共景观艺术作品。这也是西岸美术馆首次冲破展览的空间,在馆外的广场开启一个完全由公众参与的公共艺术项目。

所有“共建者”的创作行为,如同源源的养分,蕴育出蓬勃的艺术生命力——“蔓漫生长”的艺术现场,生动诠释当代艺术与公众的共生关系,成为“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直观写照。

来吧!一起参与“蔓漫生长”,为一座户外大型装置作品“添枝加叶”!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陈燕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