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居民区里的这家慈善超市需要被更多人知晓

9月是慈善月,在践行人人公益,处处可为的当下,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了社区慈善超市。

田林街道慈善超市坐落在在田林十三村小区内,穿过小区大门,还要经过一道边门才能找到。

慈善超市的宣传易拉宝就挂在边门上,因为下雨,易拉宝的颜色已经有了比较严重的脱落,在边门另外一侧墙上的宣传页也已经字迹模糊,田林街道慈善超市就在边门后。

自2018年开始营业,田林街道慈善超市已经开了5年,因为地理位置的不便,这里少为人知,有些住在田林十三村的居民甚至都不晓得这个超市。

前段时间经过调整升级后,在今年的6月14日,慈善超市重新恢复对外营业。超市每周一、周二、周四、周五9:00-15:00(周三闭店)营业,主要提供一些便民服务、物资义卖、雨伞修补等等,同时接收各种捐赠。

走进慈善超市,不大的店面中摆满了书籍、衣物和残疾人工艺品。“这里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居民和企业捐赠的,门前的纸箱子是昨天刚到的一个快递,他在听说了这个超市之后,就把家里闲置的物品都打包送过来了。”超市的负责人戴荣介绍道。

“这里的物价基本上都是市场价的十分之一,而且大部分情况下,这里的东西经常是免费送的,前段时间捐赠的衣物就送给了在附近工地的务工人员。”戴荣告诉小编,慈善超市并不以盈利为目的,因此经常以免费领取和义卖的形式送给需要的居民。

“田林街道阳光之家、阳光心园的学员们会到这里上一些手工艺课,同时也为社区的居民们提供一些暖心的帮助。”戴荣补充道。

慈善超市同时也是田林街道两阳机构的一部分,和两阳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店里其中两位店员都是两阳机构的老师,他们分别负责教导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的学员,而慈善超市每周二、周五的提供便民修补服务的就是一位肢体残疾的老人。

“除了在学校上课外,我们也希望他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社会环境。”其中一位老师表示,他负责的两阳学员属于人群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生活技能和为人处世的技能都没有点满,更需要接触社会。

有一位学员在医院跟护士起了冲突,在肢体上有了碰撞后被带到派出所罚了五百块钱,本来因为特殊人群他可以不用交这个钱,但是他当时身边没有旁人,他自己又没有说身份,这个钱就直接赔给人家了。这笔钱对于普通人来说也许没那么多,但对于一个月只有两千多的补贴的两阳学员来说却是高昂的,因此他们尽可能地让两阳学员们和外界多多进行交流,慈善超市就是其中一个平台。

因为他们的特殊性,大部分人都只在家和学校之间往返,慈善超市就是一个可以让他们在户外活动,接触社会的一个平台。他们可以在这里做手工课,或者为居民修修补补,对于他们来说,被需要也是一种需求。

“重新开业之后,我们也正在准备更多的义卖活动和宣传活动。”戴荣表示,他和街道的负责人正在沟通,希望用边门旁边的小区宣传栏做一个心愿集中站,帮助附近的居民找到他们需要的物品,同时也为慈善超市进行更多的宣传。

“如果让他们了解到慈善超市后,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投入到慈善公益事业当中去的。”戴荣满怀信心地表示,这里的每一个员工也都这样殷切地希望着。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胡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