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消防以主题教育为牵引深入推进重点行业领域消防标准化管理-以学促干做实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

7月31日,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联合市民政局召开全市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推进会,全力推进全市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实现养老机构消防安全“全流程可控”和“全周期管理”。

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重大决策部署,持续深耕超大型城市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努力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上下功夫,在“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上出实招,取得了良好的实践和实际成效。

|完善“现代化”消防治理体系

长期以来,上海消防坚决贯彻上级决策部署,结合超大城市实际,探索实践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运行安全特征的新路径,成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消防救援新路子的“上海经验”和“上海样本”。

上海消防持续从现代化的风险防范、力量布局、专业指挥、科技赋能、信息支撑、战勤保障等角度入手,研究制定落实“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具体方案、时间表和施工图,从《上海市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2021年重点任务清单》,到《上海市消防救援事业“十四五”规划》,再到提请市政府编制并审议通过《上海市消防专项规划(2022-2035年)》,系统性对超大城市公共消防的总体服务能力、救援的实施布局、应急响应效率和消防综合治理四大类11项指标提出了明确要求,不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谋划推动响应未来上海超大型城市稳健发展、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护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消防救援科学化、智能化、一体化发展路径。

十年来,上海消防坚持源头治理、关口前移,完善消防安全责任制,构建基层网格化消防管理,推动严格规划审批把关,提高消防安全准入门槛。同比上个十年,上海火灾发生率大幅下降,连续12年未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尤其是电动自行车火灾,经过持续规范管理,2021年以来,同类火灾数、亡人数均同比大幅下降。

|构筑“一揽子”消防安全标准

抓实抓好上海超大型城市消防安全,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优质的消防安全环境,是上海消防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根本落脚点。

上海消防历来坚持什么问题严峻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哪类风险突出就重点整治哪类风险。近十年来,上海消防紧跟上级决策部署,开展了“清剿火患”“冬春火灾防控”“三年整治”等一系列消防安全整治专项行动,持续整治高低大化和电动自行车、大型冷链仓储等突出隐患问题,尤其是在2015年开展了“城市公共安全消防高风险专项调研”,综合把脉城市消防安全,开启了高风险隐患综合治理的上海路径,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专项整治是治标之法,要达到治本之效,仍需要源头监管,通过标本兼治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从2019年社区消防标准化管理开始,上海消防持续在厂房仓库、轨道交通、学校和科研机构、大型商业综合体、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宗教文博单位、电动自行车、高层建筑、老旧小区、微型消防站等十数个重点行业领域发力,推动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达标创建,制定出台一系列行业领域的标准化管理规定。

标准化管理是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树立全市“一盘棋”理念,巩固完善政府牵头、部门协同、属地主责协调机制,提升防范化解重大火灾风险能力、提高行业标准化管理水平的具体举措,每一个现场会的召开、行业规范文本的出台,都是超大城市消防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

|实施“全链条”综合治理模式

作为超大城市,上海是全球高层建筑最多的城市,有27万部在用的电梯;有全球城市中轨道交通最长的里程,2021年就已达到830多公里,承载着日均1200万的客流量。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是实践一再证明的科学理念,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巩固。

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是火灾防范与化解的一体两面。一方面,实行标准化消防管理,紧盯根源性问题抓预防,建立健全和完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有助于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是风险管控“防范”的工作。

另一方面,实施全链条消防安全综合治理,推动一体化闭环管控,有助于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是系统性“化解”消防安全风险的工作。只有双管齐下、前移关口,才能全面提升系统性风险防控的能力。

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良好的消防安全保障,除了“预防为主”,还需要“防消结合”。

走中国特色消防救援新路子,既要有“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现代化,依托数字化转型赋能,强化消防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专业化、信息化水平,也要有“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能力和底气,持续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应急救援力量“防、控、救、援”一体化全链条综合救援体系,胜任“全灾种、大应急”的职能使命。

文/晨报记者 倪冬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