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和城市融为一体,很好。”8月3日上午,来沪旅游的江苏徐州市民吕先生特地带着正在读本科的女儿前来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打卡,希望女儿研究生能考上华政,他为华政拆除围墙和外面的街区融为一体点赞。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介绍,正以“全域公园、无界融合”为理念,推进100个以上的机关、企事业等单位附属空间对社会开放,改造成35个以上口袋公园,推动公园城市开放共享。
|百年高校与百年公园融为一体
上午10点不到,吕先生一家已经逛了一圈华政,绿荫如盖的校园里,百年历史建筑交相辉映,让他们更加倾慕这所高校。此行,他们是来沪旅游,同时也是带读大一的女儿来树立志向,希望女儿研究生能考上华政。
这一趟华政打卡让吕先生最感意外、最为点赞的是校园的高度开放,“以前听朋友说,德国等很多国家的高校都是没有围墙的,完全和周边社区融为一体,今天来华政一看,也是如此,太好了。”
长宁区绿化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魏峰介绍,去年年底,华政拆除了万航渡路沿线围墙,保留了原有的古梅亭榭和叠石流泉,对约2000平方米原本杂乱的庭院绿地进行调整,“华政亭”周围辅以矮绿篱和宿根花境,形成了一个街边小公园。
在华政拆除万航渡路围墙之前,中山公园拆除了万航渡路的围墙,公园里华东地区最大的百年悬铃木、铜顶、音乐台等著名景观向社会开放。与此同时,20路百年公交中山公园终点也进行了改造。至此,百年高校、百年和百年公交破除围墙,在这个区域实现了无界融合。
|体科所绿地开放变身为口袋公园
在衡山路、吴兴路口,同样有一个拆除围墙对外开放的绿地。“我们这个‘小天使’原来是对着单位内部的,改造过程中转了个方向脸朝外了,因为绿地对外开放了嘛。”绿地原来的“主人”上海体育运动健康科学研究所有关负责人介绍。
这位负责人口中的“小天使”是绿地喷泉上的一个装饰,绿地对社会开放后成了网红打卡点,在社交媒体平台,小天使喷泉是上镜率最高的一个景点。
徐汇区绿化管理中心绿地管理科科长曾俊介绍,这个绿地属于口袋公园,原来是体科所内部的绿地,为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推动生态共享,徐汇区绿化部门和体科所协商沟通,拆除了围墙,为居民创造出1600平方米绿色空间。
“最初,我们在和体科所沟通的时候,他们也有顾虑,因为作为体育专业研究机构,常有国家级运动员出入体科所,具有一定私密性。此外,他们的办公大楼为历史保护建筑,需要妥善保护。”曾俊坦言,在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阻力和问题,“后来我们经过多次沟通,通过种植绿化等方式,保证了单位的私密性,同时又让市民能共享绿意美景。”
|计划推动百个单位绿地开放
市绿化市容局介绍,上海不同于其他城市,人口密度高、经济密度大,用地极其紧缺,中心城区尤其是老城区新建公园绿地动迁成本非常高,而许多市或区属单位、企业拥有较大面积的附属绿地,但围墙式的管理和分隔让市民较难享受到这部分绿色空间。
“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就是要让市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就是要将更多的绿色空间开放共享出来,‘无界融合’的概念由此产生。”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市绿化市容局计划,“十四五”期间,本市将推进100个以上的机关、企事业等单位附属空间对社会开放,开放空间约100万平方米,改造成35个以上口袋公园。
据统计,目前全市已经完成机关、企事业单位附属绿地开放51个,开放绿地面积58万平方米,建成口袋公园16个。其中,黄浦区民防苑绿地、徐汇区上海体育运动健康科学研究所附属绿地和上海音乐学院汾阳校区附属绿地、静安区上海展览中心附属绿地、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奉贤沈家花园等的开放受到市民好评。
市绿化市容局表示,计划到2025年,上海要实现公园与城市更加融合开放,公园城市治理取得突破,生态价值转换效益明显。
文/晨报记者 郁文艳 图/华东政法大学官微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郁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