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勤俭节约小卫士,把牢食品浪费监管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对于不少小朋友来说可能会比较陌生,但“光盘行动”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和家人一同出去吃饭,总能见到这样的标语。袁隆平爷爷曾经说过“一粒米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所以,制止餐饮浪费,是每个人应尽的职责。那么到底怎么才能做到不浪费粮食呢,平时特别受小朋友喜欢的自助餐厅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上个周末,晨报学记团的小记者们在长寿市场监管所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长寿路上的古井假日酒店,展开了一场沉浸式的“反浪费宣传”体验。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小记者们参加活动后的感悟吧!

从我做起,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晨报小记者 徐翎心(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四年级)

自助餐可是我的最爱,因为比起传统的点菜,自助餐选择的种类繁多,且食物自由盛放的方式更能够激起我的食欲和探索欲。当一听说新闻晨报学记团邀请我到古井假日酒店一同共进自助早餐时,我就兴奋不已。
自助餐厅在酒店二楼,环境明亮通透,琳琅满目的美味佳肴摆放在不同区域。那里有新鲜的蔬菜瓜果,饮料甜点,品种相当丰富。正值九点钟早餐时间,酒店住客来了不少,正在有序地排队取餐。我发现自助餐厅的墙面上贴着许多海报:有“请各位按需取餐,避免浪费”,还有“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是啊,我们在生活中时常会出现浪费现象,而自助餐厅是最容易浪费的地方。
带教老师告诉我和另外一位小记者,我国为了倡导节约粮食、杜绝浪费,在两年前颁布了反食品浪费法。今天的早餐,就是为了让大家体验一下自助餐厅是如何避免食品浪费的。我们现场采访了几位正在用餐的客人,她们表示知道这部法律,也支持里面的举措。但是,据我们观察,还是有些餐盘里有剩余食物,有可能客人高估了自己的食量,也可能菜品不合他们口味吧。
到了下午,小记者们就如何杜绝食品浪费召开了一个圆桌会议,还特地邀请了长寿市场监管所的老师们一起参加了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有人倡导光盘行动和打包带走,有人提议少点菜,并且采用分餐制。有的小记者提到,有些网红“吃播”主播面对镜头暴食,不仅浪费粮食,也会引导粉丝错误的饮食观念。市场监管员告诉我们,这种情况是违法的,一旦发现属实,会进行罚款。
接着,我们跟随酒店经理参观了餐厅后厨,这可是一般人平时去不了的地方。刚跨进大门,我就被厨房里面那个特别大的四门冰箱吸引了注意力。打开冰箱,里面储存的食品不只是被密封起来,还被装在铁盒里,铁盒上贴满了关于食品名称、成分以及保质期的各种信息。经理告诉我们,他们加强日常检查,对食物进行分类管理,尤其是临近保质期的食物要尽快处理,尽量避免浪费。在反食品浪费法颁布以后,市场监管员除了要检查食品安全以外,也多了一项查处前厅后厨食品浪费行为的职责。
后厨检查结束后,我们随即进入了期待已久的下午茶环节。经过了这一天的宣传教育以后,大家取餐都小心克制了。爱惜粮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编辑点评:

这位小记者是被邀请参加了上午的自助早餐体验,所以针对反食品 浪费这个主题有了全面的感悟。从文章中可以看到观察非常仔细,对于客人们的取餐过程做了详细的描述,再结合下午的主题,就有了自己的写作主题和观点。文章的素材来源于平时的积累,也来源于自己的那双慧眼。真心体验才能表达出真情实感。

图/晨报小记者 张颖诺 (上海尚德实验学校融合部小学 五年级)

“我”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晨报小记者 金宇帆(上海市民办尚德实验学校 融合部五年级)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唐朝李绅的《悯农•其一》相信大家都背过吧?这首诗讲的是农民伯伯们种粮的艰辛。这个周末,我来到了上海古井假日酒店的自助餐厅,去看看他们是如何避免食品浪费的吧。
走进餐厅,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摆放得整整齐齐的食物,以及熙熙攘攘的人群。我环视了一大圈,发现餐桌上杯盘狼藉,但人已经不见了。看着这些被浪费的食物,似乎都可以看见农民伯伯失望的眼神。下午,我们迎来了今天的老师,来自长寿市场监督所的程老师和孙老师以及酒店经理Peter先生。

Peter先生先领着我们到后厨去参观,那里热得像一个蒸笼,真不知道那些厨师是怎么挺过去的。然后他向我们介绍了冰箱里食物的存储方式。“肉类和蔬菜不可以混放。蔬菜在-18摄氏度的温度下可以存放12个月,在0-5摄氏度的温度下只可以存放72个小时。放在冰箱里是因为不让细菌繁殖。在冰冷温度下它会流动慢,就减少了变质的可能。”他还介绍了3种浪费的途径,第一种是加工时的浪费,第二种是储存时的浪费,第三种是餐盘中的浪费。
浑身是汗的我离开了后厨,再次回到了凉爽的餐厅。众人落座后便开始了提问环节。老师一宣布可以自由提问了,一只只手便齐刷刷地举了起来。同学们清脆的提问声以及老师们响亮的回答声在餐厅中形成了一部美妙的交响曲。很快,提问时间结束,Peter先生再次来到这里为我们讲述了这家酒店是如何做到不浪费的。“五谷类,如包子,可以回收,把配料分解,可以变成其他食物的配料。”
接下来,我们辨识了鸡毛菜的农药残留以及消毒水的合格程度。测农药残留的方法是用一种液体与菜叶摩擦,用混合液体滴上一张试纸,对半掐住5分钟,如果纸有蓝色圆圈的痕迹,拿它就是合格的,跟我们做抗原差不多。
饭桌上,食品浪费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做到尽量防止食品浪费。比如:在家里可以让爸爸妈妈吃多少烧多少,在学校做到光盘行动,在饭店吃不完的可以打包等等。我们一定要重视这件事,才能慢慢地改变它!
编辑点评:

其实反浪费这个主题相对来说比较难写,因为孩子们对于不要浪费粮食,认识层面大多停留在尽量吃完自己的盘中餐,保持营养均衡。但是这位小记者的文字却很活泼,让反浪费宣传采访变得十分生动。因为是带着主题任务去采访的,所以对于平时可能司空见惯的场面,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

                 

图/晨报小记者 周诚曲(航华第一小学三年级六班)

浪费,其实就在身边

 晨报小记者 姜莱(上海五角场小学 四年级)

“各位小记者们,你们有什么对浪费食物的问题,现在可以提出来了”这一幕发生在古井假日酒店自助餐厅内。这是一场名为“我是小小市场监管员”的活动。由新闻晨报主办,2名长寿路街道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和酒店专业厨房经理和12名小记者们组成了市场监管团,到底现场大家问了哪些问题,又得到了怎样的答案呢?让我们一起跟着小记者的步伐来看一下吧。
活动的开始,由长寿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负责回答小记者们对于浪费食品的各种问题。
“老师,我想请问,现在网络直播非常发达,有很多吃播,他们在镜头前这样做是在浪费食物吗?他们这样暴饮暴食,博取流量,国家会有处罚吗?”
“在饭店里,我点了菜,付了钱,不吃完算浪费吗?”
小记者的问题一个比一个犀利,一个比一个难回答,又确实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我们的专业市场监管人员不慌不忙,深入浅出地向小记者们一一回答问题:
“网络吃播,如果靠暴饮暴食来博取流量,首先平台有举报机制,当有关部门收到举报后,查证属实,会马上暂停这名主播的主播资格,同时会依据在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发》对主播进行处罚,直到其整改后才能继续做主播”。
“我们去饭店吃饭,尽量不要点太多,情愿不够再添,如果实在吃不下,要向服务员要打包盒,做到光盘行动。”
问题的专业解答让小记者们豁然开朗,同时也意识到其实浪费离自己很近,需要每一个人从自己做起。
市场监管活动同时还展开了自助餐厅备菜的准备流程介绍,食品农药残留的检测科普,食品试纸如何正确使用,让在场的小记者们进一步了解到拒绝食品浪费贯穿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且知道了要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来保障食品安全和杜绝食材浪费。
一个半小时的活动很快就结束了,但活动带给大家的思考却远远不止这一个半小时。勤俭节约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在现在新的生活方式下,“浪费食品”往往以新的问题形式展露了出来,新的弊病需要我们一起用新的方法来解决,毋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拒绝浪费,从每一天开始。
编辑点评:

采用一问一答的采访写作形式,也是新闻写作中比较惯用的。而这位小记者的文章就很好的体现了。采访思路清晰,写作层次分明,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条。有丰富的采访内容,有自己思考的方向,有明确的观点,这是每位新闻写作的小记者值得学习的。

酒店后厨大揭秘

晨报小记者 胡钰清(上海市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 三年级)

五月的一个周末,我和晨报小记者们在普陀长寿市场监管所叔叔阿姨的带领下走进古井假日酒店,开展一场特殊的食品安全检查。 酒店的餐厅后厨是怎么样?对于我来说可是十分的新鲜。
酒店餐饮部经理Peter为我们打开了酒店后厨的大门,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我们走了进去。厨房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小巧整洁,明亮的光线照在不锈钢桌面上发出银闪闪的光芒,两台巨大的冰箱像站岗似的立在墙边。Peter拉开其中的一个冰箱门,哇,里面一个个方方正正、大大小小的不锈钢储物盒堆放的满满当当、整整齐齐。Peter介绍这个大冰箱主要放置食品,为了防止串味和细菌传染,生食和熟食需要被严格分区域放置。我不禁满意地点了点头,这个小小的后厨如果不精心管理,估计客人们都要吃坏肚子来投诉了。
而对于如何减少餐厅食品的浪费。Peter告诉我们,准确排摸当天的客人数量,根据数量进货,因为每个货品都是有保质期的,一旦超过就无法使用,造成极大的浪费。另外在出餐时也要时刻关注剩余的量,过多会造成浪费,而过少又容易收到投诉。
接着执法叔叔和阿姨又带领我们做了几项常规的食品卫生检测实验让我记忆犹新。第一个实验是检测食物表面有没有农药残留。后厨端来了一盆今天刚进的空心菜,执法人员拿出了一瓶药水,涂抹在空心菜的叶子上,又拿出一张有一个红点和空白点的测试卡,使劲挤出涂抹过药水的空心菜菜汁滴在测试卡的红点上,沿着红点和空白点中线对折后用体温按压5分钟后打开,空白点上出现了蓝色印记,执法人员高兴地告诉我们:“这盆空心菜没有农药残留。”原来如果空白点出现蓝色代表没有农药残留,如果空白点出现红色那就代表食品上有农药残留物啦。

还有一个测试也非常有趣,那就是检测各种物体表面的细菌数量。执法人员邀请了一个小记者担任志愿者,又拿了一个看似干净的餐盘来进行检测。她先拿出一个试管,拔出棉签,用棉签上的液体涂抹在餐盘上,再把棉签放回试管,上下左右摇晃,再拿出一种像对讲机一样的仪器,把试管插入一个凹槽内,盖上盖子,一按OK键,15秒之后,屏幕上闪现了“147”这个数字,接着执法人员又用同样的方法测试了志愿者的手掌,屏幕闪现了“60”。这让我们大吐舌头,没想到看似干净的盘子细菌含量尽然高于我们的手掌。

实用又有趣的后厨探秘圆满结束了,我不仅参观了难得一见的餐厅后厨,还学到了有趣的食品安全卫生检测小实验,真是收获满满啊。
编辑点评:

作为三年级的小记者,对于这个采访的描述已经相当清晰。其实后厨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陌生的,小记者的稿件中也将自己采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描述地生动具体。说明整个采访的体验度很强,小记者也做了仔细的记录。

编辑点评:程怡
注:本文图文由晨报学记团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晨报学记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