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思辨、会宣传、会表达” —— “三会”趣治理为外滩街道基层一线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随着城市治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与日俱增,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实现社区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基层社区工作者队伍间不容息。为此,上海市黄浦区外滩街道通过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公众社会治理的协同作用,不断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积极完善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努力让社区工作者更有劲头、更有奔头。

 “三会“趣治理 让社区工作有益更有劲

社区工作者到基层做什么?怎么做?——黄浦区外滩街道说,“要让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今年3月,外滩街道启动了“跟着‘三会’趣治理——基层实践提升行动”。

“三会”听着挺新鲜,其表达的是“会思辨、会宣传、会表达”的三种能力。就每项工作而言,这“三会”也非常适用,但对于社区工作来说,确是创新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和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扎根基层、投入到社区工作者队伍中,让我们的基层力量更加充实。但从街道而言,我们希望给大家提供和呈现更多更好的平台去施展才华。”外滩街道社区自治办主任陶莺这样说道,扎根社区,服务居民对一个社区工作者,特别是年轻的社区工作者来说意义很大,既是锻炼又是成长,为了让更多的青年社工都能有的放矢地提升业务水平能力,同时又想让大家用有趣的方法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那么,跟着“三会”趣治理基层实践提升行动便是为社区嵌入一颗“趣治理”内芯的新尝试,以更精准、立体、专业的基层社区治理赋能计划,推进提升基层社工队伍善用“三会”制度,更好地深化“零距离家园”建设。

站上“社区舞台” 蓄能绽放“治慧”光彩

日前,一堂别开生面的形体课引发了外滩街道社区工作新人学员们的热烈反响。“来,抬头、挺胸、收腹、双手叉腰,双腿夹紧!”“好,转身,双眼直视前方,自信向前走……”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大家迈开步伐,好似成为了T台主角。

“拥有良好的形态能让自己随时保持足够的精气神儿,也能让我们更好地展示自己,这堂课真有意思!”95后的李怡婷感受颇丰,“我讲话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昂着头,虽然不是刻意而为,但这样的行为会让服务对象觉得我比较‘高高在上’……”经过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李怡婷不但掌握了形体方面的礼仪要领,与此同时,她还了解到不少与居民沟通时的小窍门。

李怡婷介绍,外滩街道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综合运用专题研讨、典型示范、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法开展培训,强化大家的能力,也正是通过老师们的指导,李怡婷的成长有目共睹,“我担任过活动主持人,还参与了街道推进会的项目发布,从之前的不爱说话,到现在站在台上的自信热情、侃侃而谈,跟着‘三会’趣治理让我学习到了很多。”视角转向社区一线,李怡婷正在这片干事创业的新领域“大放异彩”。此前,她通过发挥所学特长,出谋划策,为提高工作效率想了很多创意点子,与此同时,她还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社区工作,激活了各方参与主体共同的创造力。

后浪社工蓄满“电力” 能力升级期待独当一面

社区工作者的日常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在工作中要时刻牢记“三会”——会思辨、会宣传、会表达。经过一番培训,蓄满“电力”的外滩社区工作新人们并未放下学习之本,而是以“心中有数、肩上有责、眼里有光、手里有活、脚下有土”为目标,不断提高履职能力。

李怡婷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下了三条最为关键的“学习纪要”,她期待自己在能力升级后能更好地在未来社区工作中展现实力,直到能迎来“独当一面”的时刻。

一是要坚持立足岗位,学真经、强本领。要在矛盾调处的第一线提升沟通协调能力;要在社区治理的最前沿提升创新思维能力;要在基层社区广阔的实践舞台上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成为精通社区工作的行家里手,努力开创社区工作的新局面。

二是要坚持为民情怀,解民忧、暖民心。沉下身子、深入群众,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在走访联系中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求智于民,带着热情为居民开展服务,全心全意为居民办实事。

三是要坚持服务大局,有担当、讲奉献。社区居民需求多元化等特质决定了社区工作者的职业不是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要敢于跨前一步、主动作为,切实解决群众需求和实际困难,齐心协力做好社区各项工作。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