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队伍年龄结构偏大、养老护理员最为紧缺……养老服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发布→

今天来自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消息说,该中心和新疆兵团养老行业协会日前联合发布了养老服务人才状况专项调查报告。

调查显示,养老服务人才以女性为主,各类受访者中女性占比约82.3%。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年龄结构偏大,41-55岁年龄段的受访者占比56.0%,56岁及以上占比14.9%。身体健康状况整体较好。62.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非常健康和比较健康,35.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健康状况一般。

养老护理员是养老服务人才的主体。调查显示,受访者中养老护理员占比53.6%,后勤人员占比15.5%,管理人员占比17.2%,其他人员如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占比均不足5%。同时,养老护理员也最为紧缺。调查养老服务机构中,认为目前养老护理员最为紧缺的占比高达85.6%。

长期从事养老服务的人才占比较低。从养老服务人才的工作年限来看,从业3年及以下的受访者占比49%,3-5年的占比23.4%,5年及以上的占比27.7%。

调查显示,养老服务人才对工资收入的满意程度偏低。34.5%的受访者对工资水平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40.1%的受访者认为工资水平一般,17%的受访者认为工资收入偏低,8.4%的受访者认为工资收入与工作量不匹配。此外,26.7%的受访者表示存在经济困难,65.8%的受访者表示收入水平基本够用,表示经济尚且宽裕的受访者占比较低。

报告指出,职业发展是养老服务人才认为的普遍问题。49.4%的受访者认为缺乏职业奖补,42.9%的受访者认为缺乏专业指导,30.6%的受访者认为缺乏职业晋升途径,28.7%的受访者认为缺乏职业规划,还有10.1%的受访者认为职称评审渠道不畅。

对养老服务机构而言,人才不足是最严重的问题。在本次调查的机构样本中,认为“人力资源供应不足”的机构占比高达74.9%;“人员专业化程度低”和“人员流动性强”的机构各占64.2%,“人员缺乏社会认同感”的机构占比56.8%;“人员职业培训不足”、“缺乏职业发展空间”的机构占比分别为46.5%和34.3%。

养老服务人才最期待绩效和收入方面的激励。“健全绩效考核”(56.2%)和“设置年资津贴”(54.0%)两项措施的支持者超过一半,其后依次是“设置等级津贴”(47.1%)、“开展优秀人才评选”(46.4%)、“设置项目分红或岗位分红”(43.6%)、“举办技能竞赛”(34.7%)。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产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莉莉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必须人才先行,以人才支撑产业,以产业聚集人才,为养老服务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因此,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先行之举。目前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存在年龄结构偏大、长期稳定性不足、工作强度较高、收入水平满意度不高等问题,急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激励保障措施。”

报告建议,要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强化政策保障,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夯实人才基础,强化职业培训、提升人才素质,完善激励措施、拓宽人才渠道,健全人才制度、拓宽职业空间,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养老服务人才社会地位。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周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