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出汗”系列报道 | 清明运动正当时,和缓为宜,老友们做对了吗?

今天是清明节,作为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清明时节天气转暖,同时又伴阴雨,人体代谢活动时强时弱,此时运动,有非常好的调节作用。

不过,并非所有运动都适合在此时进行,特别是中老年人,以和缓运动为宜。在国家体育总局官方推荐的春季运动项目中,老友们可在清明节气前后选择户外徒步、登山、踏青等低强度活动。

清明时节,踏青郊游与祭拜扫墓是古人流传下来的习俗,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是顺应春气、养护人体的生机之举。

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国民体质与科学健身研究中心发布的研究表明,春季要科学运动、循序渐进,才不至于损伤身体。因为人体在春季的气血循环容易紊乱,出现高血压复发、情绪烦躁等症状。

对此,科学运动有非常好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在清明节过后,气温升高,进行适当地慢跑、跳跃,可以使精神压力得到缓解,心胸开阔,心情愉悦,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在古代,人们在清明前后也有各种各样的运动,比如踏青徒步、放风筝等放松身心的中轻度体育活动,受到古人青睐。

古人认为,蜷缩了一个冬天的身子,通过和缓的活动,走出家门,亲近大自然,一方面可以消食,为夏季来临做好准备,也符合“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的传统。

在现代,清明时节前后,运动的选择更加讲究。

对于中老年、体质弱、血压高的人,推荐舒缓柔和的低强度运动。比如,每天坚持走20分钟以上,微微出汗,就可以舒展四肢、改善血液循环、调节血压和新陈代谢。

早起散步,做抬腿、跳跃、屈体、转身等动作,要求脑、眼、身、手、脚等各部分协同工作,既提高了身体各关节的柔韧性、灵活性,还锻炼了大脑和眼睛,又很好地促进了血液循环、调节血压。

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具有保健养生功效的传统体育活动,对于调节中老年人群的心肺功能、血压稳定、身体平衡等都有不错的效果。

同时,专家介绍,每天傍晚时分,是一天中运动或锻炼身体的最佳时间。尤其是走出室外运动锻炼的人,除了运动锻炼身体的效果比其他时间明显外,空气中的氧分含量也比其他时间多。例如,江边、树林旁、小河边、海边、湖边等负氧离子含量非常丰富,人们在这些地方休闲慢跑或徒步锻炼最适宜。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体质弱、过敏体质的中老年人群,慢跑时应适当远离花区。最好戴上口罩、手套等加以防护。

在有氧运动后,老友们宜“捂”少“露”,野外气温比城区低,徒步时应备足衣物,勤穿勤脱,重点保暖胸腹部。

“微出汗”系列往期报道:

“微出汗”系列报道 | 阳康后,这份武功秘籍请收好

“微出汗”系列报道 | 八段锦走红,跟着专家学“双手托天理三焦”

“微出汗”系列报道 | 八段锦“五劳七伤”,关键在扭转

“微出汗”系列报道 | 梅西阳康后的经历,普通人可借鉴什么?

“微出汗”系列报道 | 阳康后,恢复运动的“金标准”

“微出汗”系列报道 | 流感高发季,科学支招提升免疫力,中老年人侧重这些有氧运动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