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徐汇滨江与世博滨江间建造跨江缆车”的消息引发热议,记者在徐汇滨江边走了一圈,发现这里的上海水泥厂旧址也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中。原来这里将沿着江岸新增多座艺术场所,包括西岸大剧院、穹顶艺术中心、艺术酒店等,上海水泥厂旧址将由百年工业基地,变身成为集剧院、艺术中心、商场于一体的文化、滨水休闲集散地。
|曾是亚洲最大的水泥厂
上海水泥厂,原名上海华商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龙华厂,始建于1920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由著名爱国实业家“火柴大王”刘鸿生等人创办,是中国第一家湿法水泥厂,曾经是亚洲最大的水泥厂。
上海水泥厂生产的水泥以“象牌”为商标,还从德国进口了当时最先进的机器、聘请德国专家来做技术指导。凭借港口位置优势和最先进水泥制造技术,“象牌”水泥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3家水泥制造商之一。
2006年,徐汇滨江地区开始进行升级规划,确定了“还江于民”的目标,徐汇滨江也开启由生产型岸线向生活型岸线的转变过程。2009年,为了结合上海市水泥行业结构调整,以及徐汇滨江片区的规划改造升级升级,上海水泥厂告别了黄浦江畔。
记者了解到的最新消息称,随着滨江“北进南拓”的进程,上海水泥厂将变身成为集艺术、酒店、商业于一体的西岸梦中心。徐汇滨江边穹顶艺术中心、西岸大剧院、滨水码头、艺术酒店等场所将于明年6月与市民见面。而这些艺术、商业场所是在上海水泥厂部分老建筑的基础上重新设计、改造而成。
|工业遗产将焕新彩
在徐汇滨江旁的一间镜屋,可以看到上海水泥厂“变身”后的样子。
原本的上海水泥厂预均化车间是一个水泥原材料混合搅拌的巨大搅拌器,被改造成为西岸穹顶艺术中心,早在2021年6月份就举办过穹顶下的艺术市集活动。最近经过时,能看到穹顶艺术中心已经被圈起来,工人们正在火热施工中。
除了穹顶艺术中心,未来还将出现一座西岸大剧院,是首座1600座国际级剧院。据查,西岸大剧院预计将于2023年末实现建筑亮相。此外,这里还新添首家艺术酒店。
上海水泥厂遗留下来的废料仓库,未来将变身为一个具有综合功能的江岸工厂。遗留至今的废料仓库体量宏伟,仅存骨架结构,主要由两堵混凝土框架墙和一个宽阔的钢桁架屋顶组成,在改造中将保留主体结构,将其改造成能策展、观展、欣赏滨江风景的艺术场地。
废料仓库延伸出来的码头,也将成为拥有文化属性的滨水码头空间。
呼应滨水特质,沿滨江分布的这些艺术、商业场所通过几大通廊打通连接,拉通城市内陆和滨水的步行道,据说还会植入互动水景,强化亲水体验。
晨报记者 吴 琼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