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会了,凯文咖啡!老上海相约“闭幕下午茶”,26年老客人写下祝福告别

3月5日,晨报率先报道了衡山路上经营长达26年的老牌咖啡馆凯文咖啡将告别衡山路,3月13日晚上结束营业之后将正式闭店“打烊”(点击见报道)。那么,这家老咖啡馆最后两天营业的情况如何?上海市民对老咖啡馆有什么离别感言呢?本期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就此进行了追踪报道。

《上海会客厅》节目

3月12日恰逢周日,也是凯文咖啡最后一个营业的周末。作为凯文咖啡老主顾,喜爱老房子的上海市民孙志伟这天下午特意约了上海老建筑保护专家娄承浩等一帮老友们去吃了一场“闭幕下午茶”。

这场最后的下午茶咖啡,老上海们依依不舍,端起咖啡杯举杯相碰留念,并送上海祝福和感言,向承载了自己二十多年美好时光的老牌咖啡馆告别。

“凯文咖啡,26年金色的回忆。”“人生就是一杯咖啡!”“再见了,凯文咖啡。”“明天会更好!”

对于这家老咖啡馆,上海老建筑保护专家娄承浩则留言“老上海,老风景!”

孙志伟、娄承浩等老友们在凯文咖啡的“闭幕下午茶”

3月13日是凯文咖啡最后一个工作日,也是这家老牌营业的最后一天,晚上7点,记者来到凯文咖啡,店内客人不多,只有两三位。一位老外坐在咖啡馆内,一边看书,一边喝咖啡。据店员介绍,这位老外是咖啡馆老主顾,她用中文告诉记者,自己已经获悉咖啡馆即将于当天晚上结束营业,她对此也表示有些遗憾。

7点半,一对老夫妻匆匆赶来,两位老人在店内和店外拍摄留影,据介绍,他们也是咖啡馆的老主顾。

凯文咖啡的经典装饰和墙上的油画作品

这段时间,来凯文咖啡打卡的文艺界人士也不少,包括上海的作家、导演、主持人、演员。著名作家、编剧王丽萍前几天也来了,据店员介绍,王丽萍最喜欢在咖啡馆的窗边位置进行写作,她之前还送过店员自己出的一本书。

在咖啡馆内,记者遇到了市民胡女士。胡女士告诉记者,自己1997年搬到衡山路居住,也是凯文咖啡的第一批客人,她因此对这家老咖啡馆很有感情,晚上与店员们交流时,不免有些伤感。

应咖啡馆的要求,她写了自己的祝福和感言:

那么多青春的记忆,

那么多欢喜与聚会,

那么多温暖与甜美,

随着Kevin的离去消失再找寻……

我爱Kevin,生活的一部分

市民胡女士写给凯文咖啡的祝福和感言

有上海市民回忆说,在自己经常去的咖啡馆当中,只有凯文咖啡是从早上7:30就开始营业的。记者就此向店员求证,据悉,之前生意好的时候,咖啡馆早上7:30开门营业,并提供类似Brunch的早午餐,而晚上因为客人多,一直持续营业到凌晨2点,可见当年的客流量之大。

最近几年,由于客流量大幅减少,凯文咖啡不断调整营业时间,并改为近阶段的中午11点开门营业,晚上8点结束营业。就在前几天,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先生的晚上九点多经过衡山路时,他不经意当中发现凯文咖啡已经提前打烊了“空荡荡,黑漆漆……这么早结束营业,不是魔都的风格啊。”

吧台区域的酒和咖啡杯

在吧台,还有市民打来电话询问情况,店员耐心接听回复。最后离开咖啡馆是一位年轻的女白领,整个晚上,她一直在与店员交谈,分享衡山路的过往故事。在离开时,她与店经理握手告别,笑道“我真希望能带走一盏灯,如果咖啡馆能重新开业,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告诉我消息”。但记者发现,目前凯文咖啡并未开设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大多数市民要了解只能通过电话问询。

3月13日晚上结束营业之前,一位路人经过凯文咖啡

晚上7点58分,咖啡馆熄灯,衡山路的灯光透过沿街的落地玻璃照射进店内,依然能看清墙上的小油画作品。店员开始闭店准备,晚上7点59分,记者推门离开,这家在衡山路经营长达26年的老牌咖啡馆终于谢幕。

3月13日晚上8点左右,熄灯后的凯文咖啡

孙志伟在接受晨报采访时告诉记者:作为老上海咖啡店的常客,看到咖啡先行者的退出真的有点惋惜。凯文咖啡开在红利时期,经历了26年消费市场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当咖啡已开在大街小巷被摩都市民所接受时,此时退出也是长江后浪超前浪,正所谓“咖啡如人生,曲折而变化”

凯文咖啡的中文商标、英文商标和图形商标已经注册

凯文咖啡的经营企业从2006年起已经陆续申请并注册了凯文咖啡的中文商标、英文商标和图形商标,在今年的1月23日,经营企业又对凯文咖啡图形商标35类(广告销售)进行了申请。上海美食家、品牌策划人沈涛表示:凯文咖啡馆即将离开原址,或许会带着一些人的回忆,但对于一个品牌的重生来说,回忆和留恋并不是决定因素。在当今上海市场咖啡品牌如火如荼发展的局面中,这样一家老牌咖啡馆想要参与竞争,资金投入、经营模式、品牌运营都是缺一不可的因素。

各位市民朋友,侬是否去过衡山路上的凯文咖啡?对于这家咖啡店即将告别衡山路,侬个人哪能看?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严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