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颂文最近几次上热搜,多少都让人有点不是滋味。
第一回,是“张颂文向张纪中道歉”。原来张颂文曾在一次采访中谈到早年在沙漠里捡垃圾却被剧组丢下的无奈,随后网友按图索骥发现该剧总导演是张纪中,连续发声为张颂文“讨要说法”。闹到最后,张纪中干脆晒出了张颂文的澄清文字,强烈要求“广大群众擦亮眼睛看清事实”,张颂文则跟上留言表示抱歉,道歉之说冲上热搜。
再一次,是狗仔跟拍并曝光了张颂文妻儿的生活片段,连他的朋友上门在小区里转悠的场景都被镜头记录得清清楚楚。毫无疑问,即便对于需要让渡部分个人空间和生活的公众人物而言,这种程度的偷拍都是不可忍受、缺乏底线的。不同于一般的偶像明星,公众对张颂文的兴趣显然更集中于他出色的作品,这么近距离地刺探其家庭生活,本质上不过是狗仔为博取流量而展开的无耻窥探。
看到这些热门话题,第一反应张颂文确确实实是红了。他充满坎坷的表演经历,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真实活泼的社交平台发言,甚至是总不成调的歌唱水平都被拿来反复议论。人们越是琢磨,越是觉得他可贵。那份习惯分享,真诚表达的态度,打破了明星“假人假面”的印象,周身的烟火气更是亲切得很。
这份烟火气越珍稀可贵,有些“人红是非多”的场面就越是让人不是滋味。当接机接车的现场混乱而嘈杂,当一张普通的签名照被高价翻炒,当狗仔们已经将镜头怼到了他的家门口,那柄名为“流量”的双刃剑在这个原本自在、鲜活的演员身上投下了显著的阴影。他的一举一动被无限放大,外界也有意无意地开始为他构建完美的人设……林林总总的瞎热闹,想来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散去。
仔细想来,“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故事模板在所谓的“叔圈”似乎格外受偏爱。在张颂文之前,黄渤、沈腾、张嘉益、靳东、于和伟等等几乎都曾被装入这种叙事套路。一方面,他们的人生中确实有着执着表演,从小龙套到大明星的传奇;另一方面,这些苦尽甘来的诉说,何尝不是演艺圈最迷人的地方,它让普通人也能寄托对生活的向往,给漫长的人生路增添一点逆风翻盘的期待。
当然,“大器晚成”的故事也隐藏着演艺圈长久的法则:你要耐得住冷板凳,更要经得起被炭火烤。尤其是对那些突然爆红的局中人,外界的关注总是炙热而冰冷,既烫得让人无法安静,又阴恻恻得让人周身不舒服。这一次,还是祝愿张颂文的回甘能久一点,再久一点。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曾索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