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要怎么上?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教学研讨活动举行

同学们的思政课要怎么上?面对学生活跃丰富的思维世界,如何解决教、考、评之间的矛盾?

日前,在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进行了一场“指向‘教考一致’的教学问题设计”——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教学研讨活动。教育专家、相关学科教研员、学科教师等济济一堂,共同研讨。

华东师大一附中党总支书记王新介绍了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情况和思政课开展情况。王新书记表示,开展研训一体活动,通过聚力各方资源,聚焦思政课教学中的焦点问题,形成研究课堂、成就教师、发展学生的教研新生态。

华东师大一附中思政课特级、正高级教师陈明青带领团队中的王元秋、付君、易丹娜、戚敏婕、张淑云老师围绕“指向教考一致的教学问题设计”进行教学研讨。陈明青说,新高考改革考试命题已经不再是知识导向而转化为素养导向,而教学指向的也是素养导向,所以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团队中的老师们从一线教学的实践出发,立足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从课程育人的视角,为指向“教考一致”的教学问题设计持续推进提供有益的借鉴。

随后,思政课教师付君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付君老师利用封闭性与开放性、情境性、综合性等多类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情境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意蕴,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纪明泽点评道,“问题”是有效开展课堂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抓手,而有逻辑结构、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是实施有效提问的根本保证。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通过教、学、评一致的问题设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耳、入脑、入心。

虹口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王磊表示,虹口区将深化思政课改革举措,建立区域内跨学段、跨学校的协同研究、常态化研讨机制,并支持鼓励思政课教研团队和教师积极参与市级研训一体活动,为思政课教师研修提供保障,继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打造一批思政金课,开发一系列“大思政”课程,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