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和人工智能产业园推介会在上海举行。这是青岛市级新兴产业园区首次在外地举行推介活动。本次以“携手拥抱数字时代 打造VR&AI新高地”为主题,吸引了包括VR 50强、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在内的150余家企业等参会。现场恺英网络元宇宙合作等8个项目签约,涉及硬件终端、内容制作、产业基金、生态营造等多个细分领域。
国内最早进入虚拟现实产业的大朋VR创始人、董事长陈朝阳称,通过前期对接了解到,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正搭建起一个集硬件终端、软件开发、内容制作和场景应用全产业链的发展平台,为企业和人才提供扶持政策、产业基金、算力以及人才住房等保障体系,十分符合公司未来发展需要。希望通过进一步合作,在园区落地生根、加快发展。
青岛崂山区区长杨克敏表示,崂山区正全力打造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七个产业链条,建设四大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加快实体经济振兴。2022年全区用千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创造出逾200亿元的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区生产总值增长5.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3%、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3%,均居青岛市首位。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人工智能产业园分别是青岛市首个、2023年青岛市首个揭牌的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希望通过本次会议,传递出青岛崂山建设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链的决心,让更多投资者、企业家关注青岛、投资崂山,共创共赢。
2022年9月22日,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在青岛15个专业化园区中首个挂牌,预计到2024年园区产业规模将超300亿元,2028年突破1000亿元。
青岛高科技工业园管委会主任吕良宝介绍,崂山区正以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建设为契机,加快打造千亿级虚拟现实产业集群。为推动园区建设,崂山区高效引进总投资超过100亿元整机和光学模组项目,项目2022年1月签约、5月开工、8月首栋建筑封顶,创造了“从开工到首栋建筑封顶用时不足百天”的崂山速度;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揭牌、虚拟现实创享中心等重点项目开工启动,为软件开发、内容制作和总部企业订制的产业基地即将开工建设。下一步,崂山区将深化拓展虚拟现实场景应用,在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等领域打造更多“VR+”标杆,为企业落地发展提供平台。同时将以最大力度抓好政策兑现,切实做到“有呼必应、有诺必践”。
2022年11月12日,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揭牌,是虚拟现实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创新中心,汇聚众多虚拟现实头部企业,覆盖零组件、整机、核心工具、内容应用、投资等全产业链。“VR的未来在崂山。”创新中心的运营单位青岛虚拟现实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严小天说,创新中心将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周边企业联合研发,提供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也将打造具备虚拟现实产品全功能检验检测能力的公共服务平台,解决业界测评验证环境缺失问题;还将建设全球领先的虚拟现实整机与光波导中试平台,提升行业虚拟现实产品设计验证及迭代优化能力,畅通中小企业难以实现批量试制的产业“堵点”与“断点”。
人工智能方面,崂山区副区长刘凌指出,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崂山区正在加快发展成为青岛及山东人工智能产业核心承载区。截至2022年,崂山区以全国首个智能家电领域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为引领,形成了人工智能创新平台雁阵,聚集了中科曙光、歌尔微电子等一批产业骨干企业和海尔、海信等众多行业应用企业及相关机构170家,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110亿元。下一步,崂山区将以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为中心,带动海尔科创生态园、海信全球研发中心两翼园区创新发展。园区依托人工智能双算力中心、国创中心两大核心支撑,围绕算力服务供给、软硬件融合创新、智能化应用引领三个主攻方向,聚焦智能家居、工业智能、智慧城市、智慧金融、生命健康、空天地海六大AI应用场景创新发展,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园区新名片。
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姜海天介绍,2022年以来青岛市、崂山区成立两级产业专班,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两个园区建设,根据产业特点和发展需求,为两个园区量身定做了全国首个市、区两级一体化政策,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撑。下一步,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以打造全球领先的虚拟现实研发高地、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为目标,大力支持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发展;将两个园区打造成为创新能力辐射青岛、综合实力全省领先、智能应用全国一流的产业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