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淡 | 俄乌冲突一周年:中方始终致力于劝和促谈

当地时间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在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晤。就乌克兰问题,王毅表示,中方赞赏俄方重申愿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中方将一如既往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为政治解决危机发挥建设性作用。

在此前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王毅说:乌克兰危机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我们同各方一样,对冲突扩大化、长期化感到担忧。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当事方,但我们没有袖手旁观,不去火上浇油,更反对趁火打劫。中国所做的一切,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劝和促谈。我们将继续坚定地站在对话一边,站在和平一边。

(图为王毅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欧洲多个国家希望进一步对乌克兰实施军援

据报道,德国已同意提供主战坦克“豹2”给乌克兰,乌克兰又在波兰等国的支持下提出进一步获得战机的要求。英国首相苏纳克在慕安会上的英德首脑会晤中对德国总理朔尔茨说:英德有必要维持对乌克兰“创纪录水平的国际支持”,认为最近向乌克兰提供的主战坦克等设备将起“变革性作用”。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在讲话中提议,加快和扩大乌克兰战场所需要的弹药生产。

与此同时,中方则继续致力于劝和促谈,主张尽快停火止战

慕安会期间,在与德国总理朔尔茨举行会见时,王毅表示,中德都是独立自主的大国,对维护世界和平、应对全球挑战肩负着共同责任。中国始终站在和平一边,致力于劝和促谈,主张尽快停火止战。希望德方为推动局势降温发挥建设性作用。

在与德国外长贝尔伯克举行会见时,王毅表示,中方理解欧洲国家对乌克兰危机的关切,危机拖得越长,欧洲受到的损害就越大,类似北溪管道被炸毁这种事件也可能再次发生。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始终致力于劝和促谈,无论形势多么复杂,我们都不会放弃这种努力,愿同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国家加强沟通,推动局势尽快缓和。(图为王毅与乌克兰外长库列巴)

在今年的慕安会上,王毅还介绍说,中方将发表一份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文件。这份文件将重申习近平主席的重要主张,包括各国主权领土完整都应得到尊重,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都应得到遵守,各国合理安全关切都应得到重视,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都应得到支持。

对于中方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以及未来有可能发挥的作用,上海欧洲学会会长徐明棋在日前由上海国际关系学界组织的一场研讨会上说,中国政府已经明确表态,希望冲突双方重新回归理性,回到谈判的轨道上来,也希望美国和北约不要继续增加进攻性武器的供应,避免战争升级,但是由于西方对中国的理性声音并没有认真对待,而俄罗斯在目前的军事和政治局势之下也难以单方面退让,因此中方目前还难以真正发挥调停者的角色。

“但当条件成熟或者有机会的时候,我们还是应当发挥积极的斡旋作用,促使冲突逐渐降温,比如在G20或者其他各类国际合作平台上,加强与印度、印尼、南非等非西方国家合作和协调,以更加理性和中立的声音反对冲突升级和战争扩大化。” 徐明棋分析说。(图为王毅与德国总理朔尔茨)

王毅在与朔尔茨会见时还强调了中德与中欧要加强合作。王毅说,中方愿全面重启与德国及欧洲的各领域交往,扩大互利合作,增进相互了解。双方可以积极筹备新一轮政府磋商,规划两国关系发展蓝图,使中德合作继续走在世界前列。中德双方应共同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反对脱钩断链,切实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

对于俄乌冲突对中欧关系的影响以及未来中欧关系的发展前景,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在日前上海国际关系学界组织的研讨会上说,俄乌冲突对中欧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但也孕育着新的机遇

“冲突使得中欧政冷经热的趋势得到加强,但是欧盟也需要加强对华关系来平衡它在对美关系中受到的挤压,”丁纯说,“同时就相关的全球治理以及俄乌冲突的解决,甚至欧盟本身进一步的稳定和发展,也需要和中方进一步的协调合作,这也就为未来中欧的合作提供了一定的机遇。”(图为王毅与俄罗斯总统普京)

关于中俄关系,22日,在与普京会晤过程中,王毅表示,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但中俄关系历经国际风云考验,成熟坚韧、稳如泰山。危机和乱象虽时常出现在我们面前,但挑战和机遇并存,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从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干扰,更不接受第三方的胁迫。

王毅还说,中方愿同俄方一道,保持战略定力,深化政治互信,加强战略协作,拓展务实合作,维护两国的正当利益,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两国的建设性作用。

对此,上海外国语大学欧洲研究负责人胡春春在接受《新闻晨报》采访时分析说,目前国际社会面临的最大危险,是俄乌冲突继续升级引发令人无法想象的人道灾难,或者波及其他国家,演化为又一场不同阵营之间的大战。在俄罗斯看似与西方国家全面对峙的局面下,中国的表态和行动成为可能影响冲突双方平衡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中国以自己的历史经验和文化传统为出发点,选择了劝和促谈的立场,中国无意加入冲突阵营,避免让已经失衡的世界继续失衡。中国的和平呼吁是目前国际社会中罕有的冷静表态,这种表态也是 “全球南方国家”(泛指发展中世界)的代表性立场,理应受到国际舆论的重视。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顾文俊